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文学家和哲学家;现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出身犹太望族。早年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在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被法兰克福大学拒绝后,他终止了对学院生涯的追求。1933年纳粹上台,本雅明离开德国,定居巴黎;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文章和评论。1940年,法国沦陷;本雅明南逃,在法西边境自杀。他的大量著作于身后出版,为他赢得越来越高的声誉。

许绮玲,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学博士。著有《糖衣与木乃伊》。译有《明室:摄影札记》,《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林志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与艺术语言体系博士。译有《物体系》、《古典时代疯狂史》、《说故事的人》、《布尔迪厄论电视》。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158
译者:许绮玲
出版时间:2004-08
价格:1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45137
丛书系列:影像阅读
图书标签:
  • 本雅明 
  • 摄影 
  • 艺术 
  • 艺术理论 
  •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 哲学 
  • 德国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此文是Benjamin, W.的作品Illuminations (1970)。全文讨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与量变,并讨论这种变化的过程如何渗透到文化的场域中,使文化场域中的权力重新被界定。经由Benjamin, W.犀利思想的引介,吾人可一窥各类艺术在近代演变的来龙去脉,及其与科技结合后隐晦不显的一面。

本雅明的思想根植在犹太教卡巴拉神学传统中,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受超现实主义等思潮影响,形成独特的文风,行文凝练,意象交叠;称为“意象的辩证法”,既为时人称叹,又不为时人理解。今天,大多数激进思想家和文人的身价都在下降,本雅明却独享出人意料的运气与声望,此中奥妙;颇堪回味。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辑录本雅明论艺散文四篇:《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些相片虽然朴实单纯,却像素描或彩绘肖像佳作,与晚近的相片比起来能产生更深刻持久的影响力,主要的原因是被拍者暴光的时间很长,久久静止不动而凝聚出综合的表情。”    ——欧立柯(Orlik)   本雅明在书中最重要的篇章《摄影小史》中始终灌输着“灵光”这一字眼...  

评分

评分

就《摄影小史》 本雅明是以文体为形式的研究者,独到的结构形式是他在整个文学框架里的价值。也很容易发现他天马行空的思维模式和小丑式的词汇里相互结合的巧妙。他并不依赖于一种结构化的方式阐述,对他来说,用自己的的思维,才能尊重地面对所谓的“消逝”。 围绕着灵光,...  

评分

目录分成四章:摄影小史,机械复制年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第二巴黎书简1936年,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 (一)摄影小史 从摄影的黄金时代(希尔HILL、卡梅伦Cameron、雨果hugo、纳达尔nadar)谈起,19世纪中期以前的摄影收到宗教观念的重压,人像摄影被认为是对上帝的...  

评分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 【德】瓦尔特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译者:许琦玲,林志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雅明出身于犹太望族,是20世纪上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其根植于犹太教卡巴拉神学传统,建立了所谓的“意象的辩证法”。 ...  

用户评价

评分

Aura --- als die einmalige Erscheinung einer Ferne, so nah sie sein mag. 4.1

评分

本雅明在上世纪三十年对于摄影和绘画既有如此细腻的阐释,服膺。

评分

装帧、翻译、插图都很好

评分

装帧、翻译、插图都很好

评分

卡壳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