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布莱恩•沃利斯
出品人:
页数:484
译者:宋晓霞 等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6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97868
丛书系列:美学与艺术丛书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
  • 艺术理论
  • 当代艺术
  • 艺术批评
  • 布莱恩•沃利斯
  • 艺术理论Art_Theory
  • 美国
  • 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
  • 艺术史
  • 当代艺术
  • 美学
  • 文化研究
  • 视觉文化
  • 艺术批评
  • 西方艺术
  • 艺术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西方当代艺术批评与理论的经典文集。当代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重要转向,本书对转向中的艺术实践及艺术批评提供了全面的扫描。纽约《艺术论坛》杂志称本书“提供了一个理解我们时代艺术的重要的批评框架”。哈佛大学将本书列为“文化研究”和“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课程的指定参考书。本书收录了当代艺术中富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学者、批评家、策展人和艺术家的文章,涵盖了多样纷繁的当代艺术实践,是我们认识和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布莱恩•沃利斯,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总策划、展览部主任。曾任纽约当代艺术新美术馆策展人、《美国艺术》资深编辑。他为《艺术论坛》、《美国艺术》、《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多家报刊撰稿,也在耶鲁大学威廉姆斯学院、纽约大学和纽约城市大学授课。

译者简介

宋晓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博士。主持教育部“当代艺术实践与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战略研究”、文化部“中国形象的海外生成:近20年中国当代艺术展海外调查”等项研究,完成中国美术家协会海外研修项目“从海外看中国形象的塑造”。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开设“西方视角与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博硕专题课。

目录信息

目录
序言(马西娅·塔克)/1
引言:这个画面怎么回事?(布赖恩·沃利斯)/6
第一章 图像/作者/批评/1
彼埃尔·梅纳尔:《堂吉诃德》的作者(乔治·卢斯·博尔赫斯)/3
前卫的原创性:后现代主义的复制(罗莎琳德·克劳斯)/14
为了未来革命的写实主义(凯西·艾克)/32

第二章 拆解现代主义/47
安迪·沃霍尔的崛起(罗伯特·休斯)/49
先锋电影之后(J.霍伯曼)/67
艺术摄影之后的摄影(阿比格尔·所罗门-戈多)/86
重审现代主义批评(玛丽·凯利)/100
第三章 绘画的爆发/119
权威人物 密码回归:欧洲绘画表现的回归(本雅明·布赫洛)/121
“激进分子”的高射炮:以反德国新绘画的美国为例(唐纳德·库斯皮特)/155
最后的出路:绘画(托马斯·劳森)/173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立/189
从作品到文本(罗兰·巴特)/191
图画(道格拉斯·克林普)/198
主题:后(哈尔·福斯特)/213
寓言的冲动:朝向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克雷格·欧文斯)/229
第五章 大众媒体的虚构/267
进步与乌托邦的对决,或是我们能想象未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269
拟像先行(让·鲍德里亚)/285
景观之蚀(乔纳森·克莱里)/319
第六章 文化政治/333
作为生产者的写作者(瓦尔特·本雅明)/335
观者、买家、画商和制作者:关于受众的思考(玛莎·罗斯勒)/349
特洛伊木马:行为艺术和权力(露西·R.利帕德)/379
第七章 性别/差异/权力/401
视觉愉悦和叙事电影(劳拉·穆尔维)/403
“对差异的某种拒绝”:女性主义和电影理论(康斯坦斯·庞莱)/418
再现与性征(凯特·林克)/435
主体与权力(米歇尔·福柯)/463
译后记/48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这书的目录是令人兴奋的。主编布莱恩·沃利斯所选的都是大名鼎鼎的艺术批评家和理论家的代表论文,可以让人一窥格林伯格之后的当代批评的状况。 但让人遗憾的是,全书翻译实在不敢恭维。最令人不解处在于,书名“Art After Modernism: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其副标题...  

评分

P339:“控制着从赫因利希·曼(Heirich Mann)到都柏林的所有政治宣言”——其中Heirich系印误,应为Heinrich,通译名应为“海因里希·曼”;紧接着,用知名度很大的地名“都柏林”来译知名度不是很大的人名,很有啼笑皆非之感,此人原名Döblin,国内其他译本有译为...  

评分

看这书的目录是令人兴奋的。主编布莱恩·沃利斯所选的都是大名鼎鼎的艺术批评家和理论家的代表论文,可以让人一窥格林伯格之后的当代批评的状况。 但让人遗憾的是,全书翻译实在不敢恭维。最令人不解处在于,书名“Art After Modernism: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其副标题...  

评分

P339:“控制着从赫因利希·曼(Heirich Mann)到都柏林的所有政治宣言”——其中Heirich系印误,应为Heinrich,通译名应为“海因里希·曼”;紧接着,用知名度很大的地名“都柏林”来译知名度不是很大的人名,很有啼笑皆非之感,此人原名Döblin,国内其他译本有译为...  

评分

看这书的目录是令人兴奋的。主编布莱恩·沃利斯所选的都是大名鼎鼎的艺术批评家和理论家的代表论文,可以让人一窥格林伯格之后的当代批评的状况。 但让人遗憾的是,全书翻译实在不敢恭维。最令人不解处在于,书名“Art After Modernism: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其副标题...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几天,读不下去,实在翻译的惨不忍睹,束之高阁,本以为北大出版社的书都应该不错。

评分

逼格很高,但是看睡着了……

评分

按需。

评分

逼格很高,但是看睡着了……

评分

学术性过浓,需要相当深的艺术哲学和社科基础积累才能流畅阅读,不太适合非艺术专业的普通艺术爱好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