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战勋

刻画战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马雅贞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CNY 6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94067
丛书系列: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清史
  • 明清史
  • 图像
  • 历史
  • 新清史
  • 马雅贞
  • 海外中国研究
  • 战争
  • 历史
  • 军事
  • 人物传记
  • 战争史
  • 英雄
  • 战斗
  • 战略
  • 战役
  • 荣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结合艺术史与文化史,以长期以来位处中国画史与正史边缘地带之战勋图绘为中心,讨论清朝的尚武文化。书中勾勒了明清战勋图像从个人事迹到帝国武功的发展轨迹——从明代流行的个人勋迹图、皇太极时制作的“太祖实录图”、康熙朝的武勋文化,到乾隆朝建构帝国战图的历程;论证了明代官员盛行的视觉文化,在清朝皇权的统治下被转化收编,到乾隆朝最终建立起“文武双全”的文化霸权之过程。

作者简介

马雅贞(Ma Ya-then),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2007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兴趣以明清地方艺文和宫廷图绘为主。发表论文见于《新史学》、《故宫学术季刊》、《汉学研究》、《明代研究》、《清华学报》、《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等。

目录信息

导 论/001
Ⅰ 战勋与宦迹:明代战勋图与个人勋迹图
第一章 明代战争相关图像与官员视觉文化╱029
一 明代官员的战争图╱031
二 宦迹图与官员圈的视觉文化╱042
三 刻版成书的战勋图像╱048
余 论╱061
Ⅱ 战勋与大清:清代前期战勋表述的文武取径
第二章 战勋与满洲:“太祖实录图”与皇太极对满洲意识的建构╱093
一 还原“太祖实录图”╱094
二 《太祖武皇帝实录》、“太祖实录图”与皇太极对满洲意识的建构╱098
三 “太祖实录图”对明代官员宦迹图与战勋图的转换╱105
小 结╱120
第三章 战勋与“圣”祖:康熙朝武勋文化的确立╱127
一 康熙朝个人战勋图的传承与发展╱128
二 康熙朝宫廷战勋图绘的阙如与“圣”祖大型视觉计划╱135
三 康熙朝官方武勋文化的建构╱141
四 乾隆平定回疆前武勋表述的传承与尝试╱144
小 结╱149
Ⅲ 战勋与帝国:平定回疆与乾隆麾下的武勋图像
第四章 战图的出现与紫光阁作为帝国武勋的展示空间╱163
一 仪典战勋图绘的延续与发展╱164
二 “得胜图”贴落的出现与配对战图展示的发展╱168
三 紫光阁功臣图╱173
四 紫光阁的武功展示与成组战勋图╱180
小 结╱185
第五章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与帝国武功╱196
一 从紫光阁战勋图到《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197
二 “摹写毕肖”的“西洋”技法再检视╱202
三 “事以图详,军容森列”的战争形象╱205
四 “太祖实录图”、《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与帝国武功╱209
小 结╱214
第六章 帝国武勋图像之成立╱219
一 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到《平定金川得胜图》╱220
二 《平定金川得胜图》及其后╱225
三 帝国武功图像的确立╱229
小 结╱233
结 论╱244
参考书目╱252
图版目录╱291
索 引╱298
后 记╱31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中国台湾历史学者马雅贞长期从事近世与明清文化史、艺术史的研究。她的《刻画战勋》一书独辟蹊径,围绕乾隆朝高度发达的战勋图艺术,剖析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以清史研究中一项容易被忽视的边缘探索,较成功地表达了一个有深度的大命题。 要把握乾隆朝战勋图的特异性,首先...

评分

评分

引言:清朝《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铜版画,纪念了乾隆朝在1753-1759年间平定天山南北路的大规模战役。其制作过程十分特别,是由郎世宁等四位西洋传教士在北京起稿,于1765年送至法国艺术学院制版印刷,最后运回北京,在帝国内进行展示的。 与乾隆朝其他宫廷绘画比起来,《得...  

评分

引言:清朝《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铜版画,纪念了乾隆朝在1753-1759年间平定天山南北路的大规模战役。其制作过程十分特别,是由郎世宁等四位西洋传教士在北京起稿,于1765年送至法国艺术学院制版印刷,最后运回北京,在帝国内进行展示的。 与乾隆朝其他宫廷绘画比起来,《得...  

用户评价

评分

缺少漢人的接受史,“共謀”何從談起?

评分

脑补部分多了点,新文化史害人不浅呐!文化霸权这个东西,除考虑如何建构之外,更多的还是要注意到社会各阶层、各族群的接受情况,即“接受史”、“在地化”。相比之下,法国大革命史研究则要深刻得多,比如拿破仑留下的凯旋门与旺多姆圆柱。在作者笔下,我并未看到这一系列的战勋图画究竟多大程度上塑造了各族群的国家认同感,甚至在汉族知识分子中也影响有限,更近似于帝王自我陶醉的玩物。作者如果要修改,可以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知识分子对此的关注与议论,尤其是不同阶层与族群。接受永远比创建重要。

评分

整体感觉:导论中喊的口号太美好了,结论中的一些关键内容缺乏论证;大概看到了显的,没有深挖隐的。配图还是蛮良心的,中间那几十页彩图真想撕下来,另外没提到杨念群那本。自己还需要恶补一番图像学的知识,中古出土图像材料很大宗啊。最后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团团进驻斗鱼。

评分

30,从新文化史出发的路径,但并不适合这个题目。和欧洲的公共区域或建筑物图案符号比,张贴悬挂于深宫大内,更像是帝王的私人玩赏。当然,私人兴趣在帝王手中,可以轻易用于对外展示,例如紫光阁宴赏,然而对于型塑族群认同,帝国武勋究竟有多大作用,太值得怀疑。而图像赏赐人群太过有限,且都是国家顶层的利益群体,这些人也根本不用几幅图像加强忠诚度。总体看,本书章节之间质量也实在参差不齐,第六章对图像技巧,欣赏的叙述比较精彩,但第二章所谓开国武勋,颇有点离开实际谈观点之嫌。另,个人觉得,对开国武功的追溯,平叛战争的淡化,与十全武功特别是准回之战,是完全不同的政策。准回是得意之作,金川本身就是乾隆心病,以后的连续叛乱,更容易被指斥为穷兵黩武,需要一些措施自我辩护。至于图像,和乾隆自己个人喜好有关,不宜推演太过

评分

整体感觉:导论中喊的口号太美好了,结论中的一些关键内容缺乏论证;大概看到了显的,没有深挖隐的。配图还是蛮良心的,中间那几十页彩图真想撕下来,另外没提到杨念群那本。自己还需要恶补一番图像学的知识,中古出土图像材料很大宗啊。最后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团团进驻斗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