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机结构的入门读物。借助古建筑典型的实例照片和图解,阐释中国古建筑结构体系在三十个世纪中的发展及形制的演变——孕育并发祥于史前时期,发育并成长于汉代,成熟并逞其豪劲于唐代,臻于完美醇和于宋代,显现衰老羁直之象于明代初叶,直至面对现代化挑战的当代。这是一部不甚完备但却是独一无二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之所以“不甚完备”,是因为它写成于战乱中的1946年,四川宜宾偏远江村李庄。这部英文著作,由老朋友费慰梅(Wilma Fairbank)女士追回丢失二十多年的珍贵图稿,直到1984年英文版才成书。80年代末,由梁思成先生的公子梁从诫翻译为中文。
(Michelle|文)这是一本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机结构的入门读物,也是一部不甚完备但却是独一无二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说它“不甚完备”,是因为此书诞生于战乱中的 1946 年,四川宜宾偏远江村李庄。而梁思成这部英文著作,也是由他的老朋友费慰梅(Wilma Fairbank)女士追回丢失...
评分因为梁思成主张保护北京城墙,在21世纪的数字时代,鼓吹梁思成,似乎成了近几年的时尚,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发类似文章的人,动机是什么?是幸灾乐祸,还是想重修城墙? 历史不可以假设。但是,文人们最倾向于对历史进行假设。经常,假设必然包含着指责,指责是因为悔恨,悔恨会...
评分雖然這本書的副標題起得比較深邃,但是看完了,本書的幾個定位還是有一種建築界啓蒙思想的味道。 第一,這本書仍算是梁公中國古建學術研究中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雖然本書在梁公去世近十年后才得以出版。從費慰梅的續中,《圖像中建史》中的圖紙照片與研究文字因為冷戰環境與個人...
评分雨天,重读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有点感慨。 建筑的内容说实话看得有点晕,不是很懂,不同的拼音系统令人抓狂;而梁思成心心念念的斗拱,至今也没弄明白。对于建筑年代的评价划分,隐隐觉得还有商榷的余地。 专业方面只能看个热闹,关注点自然就在通俗易懂的其他地方。我...
评分我是没有梁师那本中国建筑史,说是那本介绍更加深入。但是这种对照图片的描述更合我意啊。 本书主要也只是说明了中国以木质梁柱结构为主的建筑特色。大体上让人对中国古建筑有所了解,但可惜的是现存可供赡仰的已经太少了。
不够完备,但那是历史纷乱造成的缺憾,这对做学问的人来说是最残酷的了。还是五星。
评分这次买的是手绘图线装版……建筑界的出版资源分配有点不合理,有的人被做的太多,太密集,就说建筑四杰,其他三个几乎没怎么出
评分这次买的是手绘图线装版……建筑界的出版资源分配有点不合理,有的人被做的太多,太密集,就说建筑四杰,其他三个几乎没怎么出
评分对建筑结构的名称太过陌生,翻看图书中的图像,去搜索互联网时却发现某些建筑甚至在日据时期被保护,到了文革却被大肆“破坏”,那种打烂自家文脉的勇气可真是相当地“后生可畏”,不过激烈的日子总要结束,生命的节奏总要有缓有急,不然机体-身体-主体肯定受不了,于是又迎来了恢复振兴阶段。
评分一个建筑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