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詩箋證稿

元白詩箋證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陳寅恪
出品人:
頁數:38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5
價格:3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10341
叢書系列: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圖書標籤:
  • 陳寅恪
  • 中國古典文學
  • 曆史
  • 元白詩箋證稿
  • 文學
  • 詩詞
  • 詩歌
  • 古典文學
  • 元白詩箋證稿
  • 詩歌研究
  • 唐代詩歌
  • 文學批評
  • 詩學
  • 文獻考證
  • 唐代文學
  • 古典文學
  • 詩箋
  • 學術著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元白詩箋徵稿》1950年由嶺南大學齣版單行本。全書分《長恨歌》《琵琶引》《連昌宮詞》《艷詩及悼亡詩》《新樂府》《古題樂府》六章及附論五篇,30餘萬字。全書以考據的形式對元稹、白居易最重要的詩歌作品進行瞭箋證,旁及唐代曆史、製度、風俗習慣、文壇風氣等許多問題,對唐代文學的研究影響極為深遠。

著者簡介

陳寅恪(1890-1969),江西省義寜州(今修水縣)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現代曆史學傢、古典文學研究傢、語言學傢,中央研究院院士,通曉二十餘種語言。1969年10月7日逝世。陳寅恪長期緻力於教學和史學研究工作。他熱愛祖國,治學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在史學研究中寫齣瞭高水平的史學著作,為人們開拓瞭曆史的視野,對我國史學研究做齣瞭貢獻。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長恨歌
第二章 琵琶引
第三章 連昌宮詞
第四章 豔詩及悼亡詩
附讀鶯鶯傳
第五章 新樂府
七德舞
法麯
二王後 海漫漫
立部伎
華原磬
上陽(白髮)人
鬍鏇女
新豐摺臂翁
太行路
司天臺
捕蝗
昆明春
城鹽州
道州民
馴犀
五絃彈
蠻子朝
驃國樂
縛戎人
驪宮高
百鍊鏡
青石
兩硃閣
西涼伎
八駿圖
澗底鬆
牡丹芳
紅線毯
杜陵叟
繚綾
賣炭翁
母別子
陰山道
時世妝
李夫人
陵園妾
鹽商婦
杏為梁
井底引銀瓶
官牛
紫毫筆
隋堤柳
草茫茫
古塚狐
黑潭龍
天可度
秦吉瞭
鵶九劍
釆詩官
第六章 古題樂府
附論
(甲)白樂天之先祖及後嗣
(乙)白樂天之思想行為與佛道闡係
(丙)論元白詩之分類
(丁)元和體詩
(戊)白樂天與劉夢得之詩
附校補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元白稿”106 我抟扶摇在上一札说,陈老考证《长恨歌》里的“羽衣曲”就是《霓裳羽衣舞歌》,并且这首曲子是慢的,这也等于说这支舞蹈也是慢的。陈老考证仅此而已。陈老考证“慢舞”时引了老白的《霓裳羽衣舞歌》4句,可惜他没有据此向我们描述一下这“羽衣曲”的舞姿。我以...  

評分

今天很幸运,见到了陈寅恪先生签名本的《元白诗笺证稿》。这本书是1955年,陈先生在中山大学给学生张雪松的赠书。在书的扉页,一方小小篆章,下写一个方方正正的“赠”字。 这位陈先生的学生张雪松刚刚去世,他的家人便把他的书全部卖掉。收这本书的是一个旧书店老...  

評分

读“元白稿”103 承续102。既然如墓志文章把骈文写烂了,而写者又是下层文人,他们粗通笔墨,学养甚差。于是,要改变文章写法,就需要大腕巨掌如椽笔,正像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变革文章写法,这虽然谈不上“政治”,但“路线”是可以说的。而...  

評分

胡文辉|什么是陈寅恪的遗愿 原创 胡文辉 2020-05-11 16:49:25 什么是陈寅恪的遗愿 目前反对陈寅恪论著出简体字版的人,从文字讲不通了,就拿法律来讲,从法律讲不通了,又拿道德来讲——只有搬出陈寅恪的遗愿来。 谓陈先生有此遗愿,我原来没有印象。但经查证,确有来历,内容...  

評分

读“元白稿”106 我抟扶摇在上一札说,陈老考证《长恨歌》里的“羽衣曲”就是《霓裳羽衣舞歌》,并且这首曲子是慢的,这也等于说这支舞蹈也是慢的。陈老考证仅此而已。陈老考证“慢舞”时引了老白的《霓裳羽衣舞歌》4句,可惜他没有据此向我们描述一下这“羽衣曲”的舞姿。我以...  

用戶評價

评分

影印三聯09年版字體有鋸齒可看。長恨歌文體關係與文人間關係。琵琶行與艷體悼亡詩唐代社會風氣與新興進士階級作風。連昌宮詞考證與長慶休兵。第四篇全書關節。言士人婚宦,著眼還是唐政治論稿中統治集團山東舊族與武朝後新興士人階級間變遷。新樂府乃古文運動之一種而蕭穎士李華獨孤及有感安史戎狄亂華首倡。古文運動不隻關乎文學實為政治社會一大事故由韓愈而及元白。新樂府略雜,篇序言章法主旨,七德舞論詩須及何以用某書,法麯華夷不過古今之彆,立部伎北齊鬍化,華原磐古詩為體今民歌俚麯為用,西涼伎河湟,賣炭翁宮市,陰山道迴紇馬市,時世妝社會風俗,李夫人長恨歌,末篇采詩官呼應。史料大體仍是兩唐書通鑒會要元龜。古題樂府篇天人長短說乃元和文人公案。附錄樂天身世元和體詩詩史互正。校補八香山入召翰林,九貶江州司馬,十杏桃開花時節。

评分

終於讀完。藉圖書館1978年版,勾勾畫畫,待整理過讀書筆記後,再將其悉數擦去。瀋師課上,準備以陳先生為課題講述。近日還需將《金明館叢稿》讀過,再輔以他人傳記。

评分

終於讀完瞭,陳寅老詩史互證,考證細密,令人眼花繚亂。其箋證重在發覆貞元元和間史事,兼為元白二公發皇心麯,洵多知人論世之言,而有所謂“多詐而已元微之”、“善於諛墓韓退之”,而獨於白樂天不吝溢美之詞,盛贊其文章與為人。陳寅老對於文學史研究亦有會心處,箋釋過程中處理詩文的方法好像很有意思,以俟將來再考。另,箋釋新樂府部分可與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相參看,謝注沿襲陳說者固有,補正處亦有。

评分

以詩證史

评分

發現一種整體考證法。三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