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思想史 明史 朱鴻林 学术史 明代 儒家 学术 朱鸿林
发表于2025-04-18
儒者思想与出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论文十九篇,主要是关于明代经世诸儒的一系列个案研究,书中前三篇为明代思想史研究一般通论、后三篇涉及清初思想。深入讨论真德秀《大学衍义》和丘濬《大学衍义补》,是对经世之学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之后展开湛若水、叶春及、吕坤、项乔诸儒的专题,是论述经世之学从中枢到地方再到乡里展开的具体情况。
朱鸿林毕业于香港珠海书院中国文史学系及中国文学研究所,1984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博士学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研究员、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创系系主任,现为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暨讲座教授、香港孔子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香港人文学院创院院士。专攻中国近代历史、宋明理学经典、 明人文集等。
“朱鸿林明史研究系列”为他此前专题研究的系统结集,完整的呈现了其在明史领域创造多年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朱鸿林教授,现任中国文化学系讲座教授、香港孔子学院院长,专攻中国近世历史与文化,研究包括中国近世尤其明代的思想、社会及政治历史、宋明理学经典、明人文集等。
读了大部分。三篇综述性的文章颇有启发,尤其是第一篇《传记、文书与宋元明思想史研究》对于思想史的定义、过往研究的总结以及作者本人的具体做法都有详细说明,可谓授人以渔。用力颇深的是真德秀、丘濬和陈白沙三人。真德秀与《大学衍义补》一文可以说是真正把思想史嵌入历史语境中去解读,指出《衍义》是真德秀针对理宗个人而发,而非南宋全局,后世不知其语境而有所改正,故有《衍义补》的出现。而丘濬与《衍义补》和《朱子学的》数文则试图在明代心学的主体叙事下辟出经世之学的脉络,确有胜见。而陈白沙三文则把一个儒者的内心世界置于历史脉络中细细揣摩,可见明儒在进退之间的取舍,读罢心有戚戚。黄佐与王阳明之会亦如此。总的来说,南宋以降的思想史研究更多还是偏重文集、方志和传记资料,朱先生于此用力甚多,尤擅细致描摹,值得学习。
评分朱鸿林这部论文集,很好地介绍了他研究明代思想的基本方法以及按照这套方法做出的研究成绩。作为同行,我非常尊敬他将传记与文集并重的研究方法。另外,朱先生还擅长于以文献学研究思想文本的版本流传。我们可以说,朱先生是以清代考据学的方法来研究明代学术史的第一人。不过,本书后半部分的论文是以陈献章为中心,围绕他的弟子朋友展开。如果说学术价值,可能更像是表彰广东学术先贤。严谨如朱先生亦不能免于乡土情缘。
评分文献学功底!对明代中后期思想史的理解。
评分文献学功底!对明代中后期思想史的理解。
评分读了大部分。三篇综述性的文章颇有启发,尤其是第一篇《传记、文书与宋元明思想史研究》对于思想史的定义、过往研究的总结以及作者本人的具体做法都有详细说明,可谓授人以渔。用力颇深的是真德秀、丘濬和陈白沙三人。真德秀与《大学衍义补》一文可以说是真正把思想史嵌入历史语境中去解读,指出《衍义》是真德秀针对理宗个人而发,而非南宋全局,后世不知其语境而有所改正,故有《衍义补》的出现。而丘濬与《衍义补》和《朱子学的》数文则试图在明代心学的主体叙事下辟出经世之学的脉络,确有胜见。而陈白沙三文则把一个儒者的内心世界置于历史脉络中细细揣摩,可见明儒在进退之间的取舍,读罢心有戚戚。黄佐与王阳明之会亦如此。总的来说,南宋以降的思想史研究更多还是偏重文集、方志和传记资料,朱先生于此用力甚多,尤擅细致描摹,值得学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儒者思想与出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