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举与文学

明代科举与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郭万金
出品人:
页数:251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1
价格:6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172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明史
  • 科举史
  • 文学历史
  • 明清
  • 学术史
  • 科举
  • 文化史
  • 商务印书馆
  • 明代
  • 科举
  • 文学
  • 仕途
  • 士人
  • 儒家
  • 考试
  • 制度
  • 经学
  • 文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明代,乃至延续至清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强大影响力,分量最重、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形式实为八股文,至于诗歌,乃至词曲及其他文学体裁,俱为八股之余,无不受八股的影响。本书对此种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明代科举与文学》一书以科举为中介,于明代科举的思想内容、成果形式展开论述,继而对科举制度于有明一代之文学产生的具体影响做出了分析,研究明代文学是在怎样的历史生态中生成演变的,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明代科举又是以什么样的途径、方式影响明代文学,明代文学又是如何接受、回应这一影响的,等等问题。

科举考试是一种文官考试,但从考试内容来看,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文学考试。科举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显然是一个意义深远课题。本书作者继承前贤诸哲的研究思路,展开“明代科举与文学”的研究课题,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对明代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社团以及各种文学现象做出透彻的理解、宏观的把握。

作者简介

郭万金,1979年生,山西阳曲人,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毕业,2009年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目前已经出版学术专(编)著5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文章80余篇,系“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等等。

目录信息

序说:问题、视野与材.................................1
第一章 知识的储备:前科举的启蒙教...................6
第一节 前代的启蒙延续:《小学》、《孝经》...........6
第二节 文学的启蒙与训练:从《千字文》到《千家》.....24
第二章 科举时代的思想范式:四书与朱熹.........41
第一节 朱子理路:为己与立本........................41
第二节 四书规模:以天下为己任....................51
第三章 科举范式的形成:从民间到官方..................73
第一节 元代境遇:冷落中的升格.....................75
第二节 明代范式:无可撼动的传统................95
第四章 八股冲击与诗的位移.....................122
第一节 八股之重........................126
第二节 八股之难...........................136
第三节 八股之余............................146
第五章 科举格局与士人出处...................158
第一节 学优则仕:科举取士的制度保证.............................159
第二节 人情之内:利诱之下的营私舞弊.......................170
第三节 名利之外:举业之外的别样情怀......................182
第六章 科第心态与文学程式.........................193
第一节 八股套路的模式禁锢.....................193
第二节 制义技法的心理渗透...........................206
第三节 科名失落的情意排遣...............................218
余论...............................................233
参考文献...........................................23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物超所值,题有确的,所建构的模式是:以科举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与文学领域所发生的互动为蓝本,作者所选的角度是非常新颖的。从蒙学中教本选择,到朱学与四书的内理,以及最后的科举心态与文学程式一章,对空白极大的明代科举研究有很好的实践意义。缺陷在:毫无学术史的讨论,可能是为了出版要求,进行了删节也不一定。

评分

物超所值,题有确的,所建构的模式是:以科举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与文学领域所发生的互动为蓝本,作者所选的角度是非常新颖的。从蒙学中教本选择,到朱学与四书的内理,以及最后的科举心态与文学程式一章,对空白极大的明代科举研究有很好的实践意义。缺陷在:毫无学术史的讨论,可能是为了出版要求,进行了删节也不一定。

评分

物超所值,题有确的,所建构的模式是:以科举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与文学领域所发生的互动为蓝本,作者所选的角度是非常新颖的。从蒙学中教本选择,到朱学与四书的内理,以及最后的科举心态与文学程式一章,对空白极大的明代科举研究有很好的实践意义。缺陷在:毫无学术史的讨论,可能是为了出版要求,进行了删节也不一定。

评分

物超所值,题有确的,所建构的模式是:以科举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与文学领域所发生的互动为蓝本,作者所选的角度是非常新颖的。从蒙学中教本选择,到朱学与四书的内理,以及最后的科举心态与文学程式一章,对空白极大的明代科举研究有很好的实践意义。缺陷在:毫无学术史的讨论,可能是为了出版要求,进行了删节也不一定。

评分

物超所值,题有确的,所建构的模式是:以科举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与文学领域所发生的互动为蓝本,作者所选的角度是非常新颖的。从蒙学中教本选择,到朱学与四书的内理,以及最后的科举心态与文学程式一章,对空白极大的明代科举研究有很好的实践意义。缺陷在:毫无学术史的讨论,可能是为了出版要求,进行了删节也不一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