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之学

通天之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韩琦
出品人:
页数:417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8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3229
丛书系列:名山叢書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明清史
  • 中西文化交流
  • 基督教
  • 耶稣会
  • 天文学
  • 韩琦
  • 明史
  • 通天之学
  • 哲学
  • 玄学
  • 易经
  • 道家
  • 修行
  • 智慧
  • 宇宙
  • 命理
  • 悟道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耶稣会士和天文学为主题,系统查阅研读了国内外所藏清代历算著作、官方文献和清人文集,并与欧洲所藏第一手西文档案资料互证,在全球史和跨文化的视野下系统阐述天主教传教士与欧洲天文学传入中国的诸面相。

作者试图将天文学传播置于政治史、社会史和宗教史的语境中加以讨论,完整勾勒清代近两百年间欧洲天文学在华传播的历程。通过案例,生动展现知识和权力交织的复杂背景,进而揭示了康熙皇帝如何通过西学来达到控制汉人和洋人之目的;深入分析了皇子、传教士、钦天监官员和士大夫群体在知识传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作者简介

韩琦,浙江嵊州市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毕业,获科学史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清科学史、天主教史、中国印刷史和民国地质学史。著有《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582—1793)》,合著合编有《中国印刷史》《中国活字印刷史》《〈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现任《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Archive for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Annals of Science 等刊物编委。

目录信息

序章 通天与敬天:欧洲科学在明清之际的传播
第一章 耶稣会士与欧洲星占术著作的传播
第一节 天启崇祯间耶稣会士有关天文星占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汤若望《天文实用》之编纂及其在清初的流传
第三节 汤若望《天文实用》在乾隆时代的流传
第四节 异端“新”知:穆尼阁对欧洲星占术的介绍
第二章 康熙初年历法之争与耶稣会士的东来
第一节 西洋历法的改编与杨光先反教案
第二节 日影观测与康熙研习西学之开端
第三节 来自澳门的“西学帝师”
第四节 法国“国王数学家”来华
第三章 从观星台事件到蒙养斋算学馆的设立
第一节 观星台事件和李光地对历算的兴趣
第二节 康熙时代的历算活动与人才培养
第三节 蒙养斋算学馆的建立及其历算活动
第四章 科学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时代的历法改革
第一节 康熙热衷日影观测之经过
第二节 1692年乾清官之日影观测
第三节 1711年日影观测与历法改革的缘起
第五章 “自立”精神与康熙时代的“西学中源”说
第一节 康熙西学态度的转变及其背景
第二节 康熙与“西学中源”说的流行
第三节 士人对西学态度的演变
一 何国宗:家世、生平及反教背景
二 梅彀成对西学的态度及其家学渊源
第六章 欧洲天文学新知的传入与《钦若历书》的编纂
第一节 蒙养斋算学馆与格物穷理院
第二节 傅圣泽与欧洲新科学的介绍
一 欧洲数学的编纂活动
二 《历法问答》与欧洲新天文学的传入
第三节 《钦若历书》的编纂与内容
……
第七章 科学和宗教之间:耶稣会士、礼仪之争和日心说的传播
第八章 量天测地:耶稣会士与康乾时代的大地测量
第九章 复古与求新:雍正、乾隆间耶稣会士与宫廷天文学的传播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扎扎实实,明明白白,非常棒,对我帮助极大,感激。

评分

该书分主题进行,每一章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整体,因而每章之间也会有一些互相涉及的部分。比较精彩的章为三四五七等章,这些章节的主题有趣,史料来源也比较多样化,有满汉宫廷资料、士大夫文集、欧洲传教士书信档案等,读起来很有代入感。韩琦先生从社会史、政治史、宗教史交叉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一时代下科学与政治、宗教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很具有启发性。 同时,从传播角度做研究来讲,作者展示了“传播”这一角度可以包括的不同研究内容,包括相近内容在不同时代的比较来印证传播事实,包括文本或者观念、体制的传播,也包括传播过程中的个体之间的冲撞与矛盾。

评分

第一章围绕崇祯历法改革的内容仅作为引子,后面八章主要在讲清朝中前叶耶稣会如何将天文学带入宫廷,以及与皇帝、文官的冲突。主线所述重大事件都在康熙时期,初期的历法之争、晚期的立法改革(日影观测的后续)和礼仪之争,其间有南怀仁、安多、路易十四派遣的数学家们、傅圣泽等把天文新学介绍给皇帝,还有蒙养斋算学馆的建立。虽然本书属于“炒冷饭”的论文集,章节不免重复,时间上也不够连贯,但是还是能够整理出康熙对西学、对传教士态度转变的脉络:登基初杨光先事件(汤若望历狱)激发其兴趣,开始向耶稣会士学习天文、数学→1700年以前,招揽、起用一大批通天文、数学、医学、技艺的传教士,并在汉人面前展示所学新知、彰显权威→1700年以后,日影观测、礼仪之争引起康熙怀疑与反感。天文测算活动仍然持续,第九章为余音。

评分

关于欧洲天文学在明清中国传播的具体过程,扎实详细。前半部分文笔流畅近人,后半部分列举稍多,但依然精彩,作者几十年的功夫都在这本书里体现了出来。

评分

扎扎实实,明明白白,非常棒,对我帮助极大,感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