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图书成为武器

当图书成为武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彼得•芬恩 〔荷〕彼特拉•库维
出品人:
页数:464
译者:贾令仪
出版时间:2015-2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5326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冷战
  • 政治学
  • 文学
  • 苏联
  • 苏联研究
  • 外国文学
  • 美国
  • 图书推荐
  • 社会批判
  • 思想武器
  • 文化反思
  • 认知革命
  • 知识力量
  • 媒体影响
  • 思想启蒙
  • 公众意识
  • 话语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入选2014年《华盛顿邮报》年度50部最受注目图书(非虚构类)

* 入选2014年AMAZON.COM年度100部最佳图书

* 精神气质与近年来的苏联题材优秀图书《苏联的心灵》、《倒转红轮》等一脉相承,可读性更强

1956年5月,一位意大利书探专程拜访俄国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他带走了帕斯捷尔纳克首部小说《日瓦戈医生》的原始书稿。帕氏相信该书不可能在苏联出版,因为官方认为此书攻击1917年革命,是一株无可救药的毒草。

从意大利开始,《日瓦戈医生》的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出版;与此同时,帕斯捷尔纳克则在苏联国内遭遇了疾风骤雨般的舆论抨击。这部巨著也引起了中央情报局的注意。后者秘密印刷了一批俄文版《日瓦戈医生》,偷运进苏联。《日瓦戈医生》由此被卷入冷战双方意识形态斗争的漩涡。

时过境迁,这段不同寻常的轶事,终于在半个世纪之后,由本书的两位作者发掘整理,公之于世。

作者简介

彼得・芬恩 | Peter Finn

《华盛顿邮报》资深编辑,曾任《华盛顿邮报》莫斯科记者站站长。

彼特拉・库维 | Petra Couvée

作家,目前任教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目录信息

序 / 1
“这是《日瓦戈医生》。愿这本书流传全世界。”
第1章 /
“俄罗斯的屋顶整个给掀翻了。”
第2章 /
“帕斯捷尔纳克不经意间走进了斯大林的个人生活。”
第3章 /
“我作了安排,要在一部小说中与你见面。”
第4章 /
“你意识到这小说的反苏性质吗?”
第5章 /
“完成之前,我是个没有自由却无比幸福的狂人。”
第6章 /
“不出版这样一部小说等于犯下反文化罪。”
第7章 /
“假如这是西方人眼中的自由,那我不得不说,我们的看法不同。”
第8章 /
“我们在铁幕上撕开一个大洞。”
第9章 /
“我们来秘密做。”
第10章 /
“遭受过不幸与灾祸,精神痛苦,但他看上去仍是个天才。”
第11章 /
“形势十分明朗,不会留情。”
第12章 /
“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就是战争的代名词。”
第13章 /
“我像头困兽般无奈。”
第14章 /
“与俄国大学生共度周末。”
第15章 /
“天空蓝得让人难以忍受。”
第16章 /
“现在让我为没出这本书感到遗憾,太晚了。”
后 记 /
鸣 谢 /
资料来源说明 /
注 释 /
参考文献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57年10月,苏联作协总书记苏尔科夫(Alexei Surkov)在意大利接受当地共产党报纸《团结报》采访时透露,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被苏联国家出版局退稿,原因是该小说对十月革命持怀疑态度,作家本人已接受批评并愿意撤稿。但是现在一家意大利出版商不顾作者的明确意愿,坚持...  

评分

评分

作为帕斯捷尔纳克“灌注了自己的实在精神和部分神经结构”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以其宏大的历史诉求、深邃的哲学思考、非传统的诗化叙事和围绕其创作、出版、传播所引发的冷战两大阵营之间的文化角力,一直为人所乐道。在这场文化对决中,政治视角成为美、苏两国解读该小说的...  

评分

作为帕斯捷尔纳克“灌注了自己的实在精神和部分神经结构”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以其宏大的历史诉求、深邃的哲学思考、非传统的诗化叙事和围绕其创作、出版、传播所引发的冷战两大阵营之间的文化角力,一直为人所乐道。在这场文化对决中,政治视角成为美、苏两国解读该小说的...  

评分

书评: 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可以看成是帕斯捷尔纳克开始写这本书直到他死的一本传记。 这本书中的某些事,其实在许多国家都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必然会做一些不能公诸于世的事,必然会对一些言论或信息进行封锁。 但是,当整个国家的法制、执法...  

用户评价

评分

87.

评分

还是很用心的,翻译有不太妥的地方也能接受

评分

二战时期美国对士兵精神世界的关注,令人吃惊。

评分

帕斯捷尔纳克是著名诗人,《日瓦戈医生》是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在谋求国内出版无果后给到了意大利出版商手中,从此围绕这部小说的出版和传播引发了越来越大的波澜。赫鲁晓夫在下台后阅读了这本小说,他说很后悔没有在当时自己读一下,他认为是可以出版的。在海外出版后,苏联国内开始掀起一轮批判高潮,在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后声势更猛,很多人感觉斯大林时代又要来临,给作者的压力持续加大以致决定拒绝领奖并一度考虑自杀。美国情报机构始终把这本书当做武器,秘密研究方案并资助出版和传播,以派送和袖珍本的方式在各种国际聚会上散发。帕斯捷尔纳克的妻子季娜伊达和情人伊文斯卡娅在书中有大量描写,妻子照顾他的生活,情人与他更有默契很多幕后工作仰赖她。基于国际影响力,帕斯捷尔纳克只是被冷藏直至1960年去世,自发悼念数千人。

评分

人名翻译有瑕疵,瑕不掩瑜,很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