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出生在印度偏远小镇,虔奉宗教,丘吉尔诞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两人只有一面之交,却终生都在为本民族的利益与对方博弈。他们之间的斗争与妥协塑造了20世纪的历史。作者以非凡的笔力精彩呈现了他们交织在一起的生活、事业和殊死较量。他们领导各自的民族承受了种种痛苦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他们之间意志力的比拼,最终决定了两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两位巨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同时遭到惨痛的失败。《甘地与丘吉尔》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独特新颖的比较传记。
阿瑟·赫尔曼(Arthur Herma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霍普金斯大学史学博士,曾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访学。1980年代至1990年代在美国天主教大学、乔治城大学、乔治梅森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现任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07年至2009年,他作为第一个非英籍人士被任命为苏格兰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赫尔曼的著作主题宏大、史料扎实、文笔生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畅销不衰,深受各界人士的推崇。
由于纸媒版面限制,很多内容没有展开,比如甘地原本是西化精英,为何转向传统价值观;丘吉尔的保守派本性,如果他在二战前死去,可能苏联对他的评价是顽固的反共分子,而不是英雄伟人。 莫罕达斯·甘地 (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被尊称“圣雄甘地”,在印度民族解...
评分在近代以英国和荷兰牵头的西欧,以及美国参与打造了崭新的工商业社会。当这个西方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像潮水一样涌到东方的时候,东方世界原有的发展路径上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劲外部干扰。 在印度,甘地对英国说no。其逻辑是我承认英国的文明成果,但印度原有的文明也...
评分在近代以英国和荷兰牵头的西欧,以及美国参与打造了崭新的工商业社会。当这个西方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像潮水一样涌到东方的时候,东方世界原有的发展路径上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劲外部干扰。 在印度,甘地对英国说no。其逻辑是我承认英国的文明成果,但印度原有的文明也...
评分“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非暴力”抵抗的提倡者,成功说服实力强大的国家放弃自己最属意的财产,使当时世界上数目最多的人民享有了民主。然而,在认真翻阅同时期的英国历史后,个人觉得,印度的非暴力抗争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英国政府的最终妥协。 ...
评分晚一步离去即为罪过,自私之信念引发动乱。丘吉尔和甘地各自可恶的自私想法让丘吉尔的印度屠杀预言成了现实,而甘地那傻逼为了不依靠英国人而独立,哪怕血流成河也无所谓,结果没想到把自己搭进去了。
评分甘地是自私的,终其一生,他只关心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能否实现,而印度的自治只不过是他向世人展示自己主张的一个媒介。甘地最终成功了,非暴力成了精英们抗争的首要选项,但印度自治是失败的,这不是说它一分为三,而是说没有经过暴力革命的洗礼,它的社会结构终究是封建主义的、种族主义与买办性的。
评分这本书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十分悲伤,如果说《第三种猩猩》让我思考人类的过去,那这本书促使我思考人类的未来。
评分两个伟人最终都输掉了他们一生中无比相信的一切
评分#作者秉持的态度很了不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