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我呼喊時

誰,在我呼喊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六點分社
作者:[法] 剋洛德·穆莎
出品人:
頁數:195
译者:李金佳
出版時間:2015-3
價格:3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7528420
叢書系列:輕與重
圖書標籤:
  • 見證文學
  • 文學理論
  • 法國
  • 文學
  • 外國文學
  • 2015
  •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 輕與重文叢
  • 呼喚
  • 存在
  • 聲音
  • 孤獨
  • 迴應
  • 人性
  • 時間
  • 記憶
  • 情感
  • 聯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見證文學是現當代一種特殊體裁的自傳文學,它指的是遭受過毀滅性戰爭、種族滅絕、集中營或死亡勞動營等浩劫性曆史事件的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為內容,創作的日記、迴憶錄、自傳體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

在《誰,在我呼喊時》中,剋洛德•穆沙圍繞著見證文學的文學性,展開瞭一係列激動人心的追問:在文學甚至語言沒有生存餘地的極端情境下,何以會有偉大的作品誕生?一個本應以忘卻減輕痛苦的人,為什麼終於提筆記錄?如果說,任何種類的極端情境的共同特徵就是人與人關係的斷絕,那麼,在斷絕之後到來的我們,對於這種産生於斷絕的文學,能不能真的進入,與它建立一種冷峻深刻的聯係?在當下的情境下,在我們正在經曆的這場普遍的人的消失中,見證和詩有什麼內在的關係?

本書主要討論瞭羅伯特•昂代姆、曼德爾施塔姆、保羅•策蘭、凱爾泰斯、亞沃羅姆•蘇茲科維爾、沙拉莫夫、大岡升平和揚尼斯•裏索斯等人的文學作品,也涉及到中國詩人於堅的長詩,視野廣闊,思考精深。

著者簡介

剋洛德·穆沙 Claude Mouchard,法國詩人、翻譯傢、評論傢,巴黎《詩&歌》雜誌副主編。曾長期任教於巴黎第八大學,創立比較及普通文學係,並任第一任係主任。代錶作有評論集《人的大漠》(1981)、《誰,在我呼喊時 ——20世紀的見證文學》(2007),詩集 《這裏》(1986)、《空中》(1997)、《證件》(2007)等。2011年以其詩歌和翻譯成就,獲韓國昌原國際文學奬。

譯者李金佳,詩人,現任教於巴黎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圖書目錄

譯序 /1
他們無法統治空間
——讀羅伯爾•昂代姆的《在人類之列》 /14
空中的墳墓
——讀曼德爾施塔姆、策蘭和凱爾泰斯 /44
我的良心是一隻歪扭的鞋
——亞沃羅姆•蘇茲科維爾在紐倫堡 /73
在黑夜的邊上
——讀沙拉莫夫 /86
殺人的一刻
——讀大岡升平的《俘虜記》 /106
他靠給予存活
——作為見證者的揚尼斯•裏索斯 /120
撕開世界的平乏
——關於於堅的未定筆記 /137
詩與痕跡
——第一屆西南聯大文學節上的演講 /156
附錄一凍僵的人(長詩《證件》節選) /169
附錄二如果這就是生活? /17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谁,在我呼喊时——20世纪的见证文学》是一本关于见证文学的评论集。见证文学是自传文学的一个分支,指浩劫性历史事件的幸存者,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经历的文学形式。它在一战之后广泛出现,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战争惨祸”“种族灭绝”和“营文学”(分为“奥斯威辛文学”...  

評分

評分

【看了《娱乐至死》和《谁,在我呼喊时》后的感想,大部分是自己的思考,几乎没有涉及书的内容,慎入。】 从书中看到了暴力之下的人们极端的生存状态,有人失智,有人堕落,也有人倾尽全力保有最后的权利——思考。他们的思考与记忆就像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一样,战后在一定程度上...

評分

《谁,在我呼喊时——20世纪的见证文学》是一本关于见证文学的评论集。见证文学是自传文学的一个分支,指浩劫性历史事件的幸存者,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经历的文学形式。它在一战之后广泛出现,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战争惨祸”“种族灭绝”和“营文学”(分为“奥斯威辛文学”...  

評分

诗歌与红歌 ——此时此地的隐蔽浩劫 > “权力的威胁,应该被每一个人时刻感觉到,又绝不能成为一个“话题”,不能让人拥有一个讨论它,调查它,判断它的空间。因而,科雷马的劳改犯们,对于“普通人”来说,既存在着,又不存在。而这种暧昧,沾染着所有其他的社会关系。这是一...  

用戶評價

评分

超級爛的文學批評。這書真他媽對不起我,幾年以來頭一次看本專業書籍,愣是不知道作者在說些什麼。這位詩人文學批評傢始終在圍著他討論的書和作者繞圈子,既不能很好地介紹,也不能深入挖掘,隻能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讀後感欺騙讀者,佯裝哲學思考。

评分

你曾有過一次“獨自審視雪地的臉”嗎?在那無限的白裏有著無限的荒涼,當你嘗試對著空氣呼齣存在的微弱氣息、試著說齣音節和詩句,它們便從四麵八方展開的空白之頁上撲麵而來,將詩句駁迴、擊碎,支撐存在的事物喪失、缺席瞭,曆史在戰爭、屠殺、集中營等受厄的非人暴力下斷裂,而你深陷其中,行將麵臨被吞沒、被抹去、被遺忘的危機,因此你要見證白色的雪,見證它“灰色的麵具”,在遠處冷靜地記錄它,用書寫的內在暴力即作者的自我消滅來抵抗它,因為詩將以其形式——接受與歸還的動作和基質——呈現為“空中的墳墓”的麵貌,召喚一個麵嚮未來的可能性(“從時間的深處裒然浮齣,遊蕩於文本的敞開的空間裏”)而非過去的彼時彼地,在懷疑、懸置、不確定性一齊震顫的疑雲中,“過去、現在、未來紛擾墜落,雜遝重疊”為一個“共通於人類的混沌的時間”。

评分

讀於堅一文,感覺隔瞭一層。

评分

這本黑色的書充滿瞭各種抽象而高度概括的句子。如果缺少想象力和同理心,還真的很難讀下去。至於理解,就更難。在內容上,正像見證文學那樣,我們沒有在殘酷的環境中受難,卻在這個體係給我們所提供的無聊中受盡摺磨。想想又多讓人悲傷,我們的受難,不被察覺,甚至還被稱之為:歲月靜好。

评分

後半本有點空泛,感覺應該去讀於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