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文化 国学 史学 通史 随笔
发表于2025-04-18
中国历史研究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历史研究法》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亦可视为作者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钱穆,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前此讀過第八講,如何研究中國文化史,150812回家路上讀了一半,14從寧波到蒼南路上讀完。第七講說到無表現,可聯繫士與犬儒。
评分当知无知识便无历史,无历史便无民族,无民族便无力量,无力量便无存在。所谓民族力量,底里便是一种文化争存。所谓民族力量,底里便是一种文化力量。若使我们空喊一个民族,而不知道做民族生命渊源根柢的文化,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评分本科借潇逸书读的。
评分这本书内容丰富,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了书写与描述,如果想研究历史的写法,可以读这本书,非常值得读。
评分在书中,作者自己非常准确地指出了本书的缺点——“空泛肤浅,又是语焉不详”。作者总喜欢谈西方,当然这不怪他,他是要批评某些国人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可是这终究暴露出那个时代的人对相对现代、对西方历史了解的浅陋。本书这些原因令我一度想要将其弃置。然而后来偶然看到一书架的历史书,不意间便有所感悟——在内心深处,作者的观点我其实竟是非常赞同的,尽管他的表达形式有其时代缺陷,令我表面上只是厌恶;可是这人与人的交流不就正是如此吗,更何况我们之间还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作者在本书中一唱三叹的,正是政治得失一书中就已强烈表露的那种感情——要让今人了解国史,来治疗他们因无知而出现的不知自重;具体的措施就是挖掘适合当代的历史知识,从一成不变的史实中去撰写新的国史。
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对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之重要性和特殊性有了更深入的体认。 钱穆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高论,可谓是入木三分。且摘录先生《如何研究中国经济史》中的一段话,供自己和诸友细细品味: “低水准的必需经济,对人生是有其积极价值...
评分之前读钱老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觉颇有所得。因此也就一气买了这本《中国历史研究法》。对于我等喜读历史的读者来说,虽说还谈不上“治史”,但为何读史,如何读史,终究是应该考虑一番的问题。钱老的此书,正是讲的读史的意义和方法。因此,以钱穆史学界“一代宗师”的...
评分小心翼翼,娓娓道来, 他虽然没说出来,可你一定体会的到他真是爱着历史. 就好象和别人谈论他家那小子那闺女,告诉你怎么去接近他,怎么去和他做朋友. 有的爱是戒备着的,有的爱是开放着的.老钱的爱是后一种,仁慈博大.
评分除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本史学著作让我更多看到的则是知识分子与学术的另一面。 在大师辈出的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使得中国人对于本国文化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不消说,在这种氛围下,产生出的历史观是何等的扭曲与暴戾。在对中华文明“否定一切”及呼吁全盘西化的浪...
评分之前读钱老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觉颇有所得。因此也就一气买了这本《中国历史研究法》。对于我等喜读历史的读者来说,虽说还谈不上“治史”,但为何读史,如何读史,终究是应该考虑一番的问题。钱老的此书,正是讲的读史的意义和方法。因此,以钱穆史学界“一代宗师”的...
中国历史研究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