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装再版
罗蒂追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老左派的思想成就,评点60年代至今文化左派的功过得失,他指出,为了“筑就我们的国家”,追求美国的建国理想,知识分子应做出更为脚踏实地的努力。
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蒂在耶鲁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罗蒂的主要著作在国内出版的有:《哲学和自然之镜》及《后哲学文化》等。
重读《筑就我们的国家》中译本,新知还不来自正文中关于文化左翼和改良左翼的得失,而在于附录中《文学经典的启迪价值》这篇短文。罗蒂承认分析的价值,但意在呼吁“启迪的价值”,他提到默多克《反对抽象枯燥的哲学风格》,同时写作哲学和文学的默多克却泾渭分明的将“明确化...
评分“左派”与“右派”是我们最熟悉也最苦恼的概念。史学界追根溯源,说这一对术语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激进的革命派恰巧坐在议会左边的席位上,而温和的保守派恰巧坐在右边的席位上。所以,左翼比右翼革命,右派比左派保守。在我们的知识谱系里,这一...
评分罗蒂永远是个充满激情的哲学家,尤其是在他谈论政治哲学的时候。不过,他这本《筑就我们的国家》恐怕把美国学院里面的学者们,从左派到右派得罪了个遍。原因在于,罗蒂既鄙视了认为美国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足够好了的保守右派,又大大奚落了喜欢对当代美国冷嘲热讽的文化左派。 ...
评分“那些希望自己的国家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告诉人们,应该以什么而自豪,为什么而耻辱。”理查德•罗蒂这样说。他对60年代之后的美国左派背弃老左派的实干作风、骂骂咧咧地退守到理论阵地而感到羞愤,于是奋笔写下这本小册子《筑就我们的国家》。 准确地说这是一本演讲集,三篇...
评分“那些希望自己的国家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告诉人们,应该以什么而自豪,为什么而耻辱。”理查德•罗蒂这样说。他对60年代之后的美国左派背弃老左派的实干作风、骂骂咧咧地退守到理论阵地而感到羞愤,于是奋笔写下这本小册子《筑就我们的国家》。 准确地说这是一本演讲集,三篇...
唔。。这个老爷爷呢,虽然从头到尾都在反极左,最后还是在鼓励左派年轻人投身于政治运作和国家改造。他的哲学观点和马克思主义比较亲近,但是政治观其实还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所以其实左派右派都不是很待见的感觉。
评分对目前中国现实也太有借鉴意义了。(当然大前提不同,只在我的想象中有意义
评分“爱国的”罗蒂批评的是1970年代以来的新左派或者说文化左派,他看到的是美国民主理想变得虚无,学院知识分子们批这批那但终究只是旁观者而不再是20世纪上半叶的那些投身改革运动的参与者,知识分子失去了公共性和行动力。
评分罗蒂的三观很正。
评分到了21世纪,左天天叫自由天天说别人种族主义,右天天窝在铁锈区花钱买枪也不花钱出去走走,特朗普出来收拾内部的烂摊子了,外面的烂摊子又谁收拾呢?欧洲、联合国甚至还有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