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俨然已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关键词,它一头连着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另一头连着经济转型和就业。因此,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是事关国家发展道路的战略问题。
遗憾的是,由于概念、意识形态以及少数人利益的遮蔽,中国城市化正走向激进。本书试图在尊重历史与国情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视角观察、解读中国城市化的真实现场及其背后的制度安排,提出一条保护农民返乡权利,避免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稳健的城市化道路。
贺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2004年以来贺雪峰教授被美国杜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等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受邀为高级访问学者,其带领的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村治研究,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华中乡土派”。 著有《新乡土中国》,《小农立场》、《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地权的逻辑Ⅱ: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回乡记》等。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城市化道路是指城市化进程的途径或方式。纵观中国城市化进程,不论是沿海还是内地,不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从城市运转到城市建设,从城市定位到产业选择,基本都在是跟风、山寨和模仿,而跟风、山寨、模仿的恶果就是,最终迷失了自己,走向错...
评分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进入或变成城市人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针对城市化的中国道路,现在学界的争论是非常激烈的,有的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土地制度是阻碍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绊脚石,他们的意见是激进的;但是作者贺...
评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就全世界一般情况来看,相对封闭的社会容易保持稳定,开放的发达社会也容易保持稳定,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却很容易出现不稳定。而中国当下,恰恰就处于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按户籍人口计算, 中国人口的城市化率只有35%,若按居...
评分关于我国城市化的问题,现在学界的争论非常激烈,从定位、方向、速度、布局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几乎是针锋相对的见解,政府层面的理解也有所不同。那么,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课题,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往下,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往上,是治国理政...
评分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城市化道路是指城市化进程的途径或方式。纵观中国城市化进程,不论是沿海还是内地,不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从城市运转到城市建设,从城市定位到产业选择,基本都在是跟风、山寨和模仿,而跟风、山寨、模仿的恶果就是,最终迷失了自己,走向错...
不了解中国的农村与农民,就没有资格谈中国的城市化。 或许是看过贺老师很多书,对书中太多内容都是似曾相识,书中一些章节选择略读。 不过本书的核心其实就是一句话:国家应采取稳健的农村政策,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评分看了第一章,谬论实在太多,作者是关心农民,但似乎是在错爱,以自己的想法定性农民的想法,显得不切实际;经济学也略懂皮毛,倒是马列一套熟悉,故书中带有一股偏见,情绪化的定论较多,谬误自然不少;总之,后悔买这本书,只能如厕的时候翻翻,助兴
评分关于城市化道路发展进程的思辨,广大农村作为蓄水器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和对抗危机作用的思路很有启发。但语言真是太啰嗦,每章都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加之数据太少,显得不够有说服力。一本书里的东西其实凝练到一本35页的长论文足矣,包括主要观点解析和几个地区的城市化方案的案例罗列和点评,最后加上对政策文件的解读。
评分我参与编辑的书,虽然对于作者的治学方法和观点没有一丁点儿的同意。
评分问题说清楚然后可以服人,只是有些地方缺少严肃论证且少理论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