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俨然已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关键词,它一头连着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另一头连着经济转型和就业。因此,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是事关国家发展道路的战略问题。
遗憾的是,由于概念、意识形态以及少数人利益的遮蔽,中国城市化正走向激进。本书试图在尊重历史与国情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视角观察、解读中国城市化的真实现场及其背后的制度安排,提出一条保护农民返乡权利,避免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稳健的城市化道路。
贺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2004年以来贺雪峰教授被美国杜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等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受邀为高级访问学者,其带领的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村治研究,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华中乡土派”。 著有《新乡土中国》,《小农立场》、《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地权的逻辑Ⅱ: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回乡记》等。
关于我国城市化的问题,现在学界的争论非常激烈,从定位、方向、速度、布局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几乎是针锋相对的见解,政府层面的理解也有所不同。那么,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课题,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往下,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往上,是治国理政...
评分这本书是探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既然是探讨中国的城市化问题,首先要界定一下城市化的内涵。根据一般的理解,城市化还可以称为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这是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评分 评分这本书是探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既然是探讨中国的城市化问题,首先要界定一下城市化的内涵。根据一般的理解,城市化还可以称为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这是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评分对同一个问题,观察者的立场和观察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如同对目前社会焦点“中国的城市化”、“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制度”,以及“保增长,保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等,专家学者见仁见智。是由于出发点和代表的利益集团的诉求...
这本书透彻地揭示了到底何为中国特色,虽只是一家之言,可就我阅读所及,确是有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为数极少的真知灼见!
评分有些观点飘在半空中。
评分本书结论: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顺序应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才能有更多高收入机会、更体面的城市化、更高质量的民生。对于未来30年中国的现代化战略,贺教授提出了驱动传统农业、加工制造与现代科技的三个轮子来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三轮驱动的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路。城乡二元制结构对现在是制度红利,目前要发挥其作用,而不是盲目快进式逼迫农民失去土地而进城。
评分我参与编辑的书,虽然对于作者的治学方法和观点没有一丁点儿的同意。
评分不了解中国的农村与农民,就没有资格谈中国的城市化。 或许是看过贺老师很多书,对书中太多内容都是似曾相识,书中一些章节选择略读。 不过本书的核心其实就是一句话:国家应采取稳健的农村政策,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