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菊与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
出品人:
页数:258
译者:胡新梅
出版时间:2014-7-1
价格: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00723
丛书系列:国民阅读经典
图书标签:
  • 日本
  • 社会学/人类学
  • 文化
  • 社会与文化
  • 历史
  • 中华书局
  • 社会学
  • 文化、历史
  • 日本文化
  • 民族性格
  • 社会结构
  • 礼仪制度
  • 战争与和平
  • 文化冲突
  • 传统与现代
  • 集体主义
  • 等级观念
  • 心理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养成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在选秀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F.博尔思的课程时,对人类学产生浓厚兴趣,从此专攻文化人类学,并与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6年F.博尔思退休后,她出任该校人类学系代理主任,成为美国人类学研究领域十分活跃的学者。她是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开创人之一,其代表作《文化模式》被公认为文化人类学的经典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致力于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进行民族性研究,而《菊与刀》就是对日本进行研究的杰出成果。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战时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安其位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受恩者
第六章 报恩
第七章 难以承受的情义
第八章 澄清名声
第九章 情感天地
第十章 道德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炼
第十二章 子女教育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菊花与刀》是一本文化社会学范畴的书,美国学者在战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探索,最初的目的是寻求一种了解日本思想体系的模式,作为二战时期的某种需要;未想战争结束后,这本带有报告文学性质的社会学著作居然在日本和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大的轰动,被誉为了解日本...  

评分

评分

在我看来,尽管本尼迪克特同学多次有意识地对照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但是她写到的那些日本特征还是有好多应该算在中国头上。比如重视等级秩序的传统,情义在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们重视一些非功利的个人修行,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普遍价值观等等。 真正属于日本独特性的,应...  

评分

从人类学的角度,日本人的为人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这本书试图找出答案。 距离鲁思写作这本书已经过去50年了。50年,对于日本这个能够轻易从行为上"从一个极端转为另一个极端"(鲁思语)的民族来说,很多表面上的东西也许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是此书中提到的日本民族的...  

评分

最近看了某著名知日文化人介绍怨灵史观文章,论点倒也不新鲜,但其中有些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他说“今天的人不能用今天的想法看待古人,我们中国人也不能用中国人的想法看待日本人,匪夷所思是正常的罢。”,这也代表了今天许多所谓的知日人士的看法,即强调日本文化的特...  

用户评价

评分

菊是带细钢丝修饰的菊,指日本社会各种条条框框的固有观念和传统,寓意日本人不自由的一面。而刀是日本人的另一面,把自己的身体比做刀,要通过努力及时除去自己身上的绣,寓意起自我负责的一面。倒也不是多截然相反的两面,作者也确实摸捉到日本人身上的特性,但是总感觉有些对东亚民族的理解依然带有蛮强的隔膜感。

评分

补标,当时很震撼,尤其是作者讲日本文化的时候,其实能看到很多中国文化的影子。尽管事后来看,很多观点被驳斥或者修正了,并不影响其价值

评分

菊是带细钢丝修饰的菊,指日本社会各种条条框框的固有观念和传统,寓意日本人不自由的一面。而刀是日本人的另一面,把自己的身体比做刀,要通过努力及时除去自己身上的绣,寓意起自我负责的一面。倒也不是多截然相反的两面,作者也确实摸捉到日本人身上的特性,但是总感觉有些对东亚民族的理解依然带有蛮强的隔膜感。

评分

喜欢这版封面诶。

评分

1、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日本人童年和老年都比较自由,中年要遵循的家庭和社会世俗很多;情义、忠诚都是日本人非常看重的,但都不及维护自己的声誉重要;崇尚洁净的生活,认为自身性本善;对性不避讳,男人在婚外允许有作为享乐的性,但不能妨碍其对家庭的责任;2、作为近邻,中国更应该写出这样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