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

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張誌公
出品人:
頁數:257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0-1
價格:3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9430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語文
  • 教育
  • 語文教育
  • 語言學
  • 濛學
  • 社會史
  • 教育史
  • 中國古代史
  • 傳統語文教育
  • 教材理論
  • 語文教育
  • 基礎教育
  • 中國語文
  • 教學方法
  • 教育史
  • 課程設計
  • 文化傳承
  • 語言學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濛學書目和書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導言,針對張誌公先生語文教育的思想來源和現實意義進行闡述,並從總體上概述張先生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方式。

第二部分是張誌公先生的舊作,按照傳統語文教育的四個步驟——集中識字、識字教育、讀寫基礎訓練、閱讀訓練和作文訓練,逐一整理和評介瞭曆代濛學語文教育的教材和方法,係統地總結和探討瞭我國傳統語文教育的教材和方法,係統地總結和探討瞭我國傳統語文教育的經驗和問題。

著者簡介

張誌公(1918~1997):語言學傢及語文教育傢。河北省南皮縣人。1937年入中央大學,後轉入金陵大學外語係,學習外國文學和語言學。畢業後曾曆任金陵大學、海南大學副教授,開明書店編輯,《語文學習》主編,人民教育齣版社漢語編輯室主任,《中國語文》編委,人民教育齣版社外語編輯室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語言學會會長,北京外語學會會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邏輯與語言研究會顧問,北京語文教學研究會顧問,《中學語文教學》顧問,《語文教學與研究》顧問,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等。

圖書目錄

一、導言
(一)為什麼要研究傳統語文教育和教材
(二)為什麼要從研究曆代的語文教材人手
(三)社會背景和語言文字
(四)對傳統語文教育的理解要更全麵一點
(五)幾點說明——本書與1962年《傳統語文教育初探》的關係
二、初期識字教育和寫字訓練
(一)集中識字教材
1.《急就篇》及其他
2.《韆字文》源流
3.《三字經》源流
4.《百傢姓》源流
5.“三、百、韆”
(二)另一路識字教材
1.《開濛要訓》及其他
2.雜字——《新編對相四言》及其他
(三)寫字訓練
(四)經驗和問題
1.三項重要經驗
2.問題和教訓
3.迴顧清末的改革
三、識字教育與思想教育知識教育相結閤
(一)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
1.兒童守則——從《弟子職》到《弟子規》
2.婦女守則——從《女誡》到《女兒經》
3.格言諺語—一從《太公傢教》到《小兒語》,到《昔時賢文》
(二)軼聞掌故
1.《兔園冊》
2.李翰《濛求》和王令《十七史濛求》
3.《純正濛求》等
4.《幼學須知》和《龍文鞭影》
(三)曆史知識
1.韻語通史——從《史學提要》到《鑒略》
2.多種斷代“濛求”及其他
(四)各科常識
1.《名物濛求》
2.“新學”——《算學歌略》等
(五)書法訓練
(六)經驗和問題
1.使用韻語和對偶
2.嚮閱讀教學過渡
3.嚴重的缺點
四、初步的讀寫訓練
(一)閱讀散文故事
1.名物掌故——《書言故事》等
2.人物故事——《日記故事》等
(二)讀詩
1.《詠史詩》
2.《韆傢詩》——“三、百、韆、韆”
3.《神童詩》等
4.《小學弦歌》
5.經驗和問題
(三)屬對
(四)語文知識和工具書
1.文字、聲韻、語法書
2.工具書
五、進一步的讀寫訓練
(一)閱讀訓練
1.教材——古文選注評點本、自學讀物等
2.閱讀訓練的原則和要求——“文”“道”不可偏廢
3.閱讀訓練的方法——要求熟讀、精思、博覽
(二)寫作訓練
1.一般寫作訓練的原則——“詞”“意”並重
2.作文訓練的步驟——先“放”後。收”
3.作文訓練的方法——多作多改
4.從模式到程式化——八股文

參考引用書目
附錄
1.關於改革語文課、語文教材、語文教學的一些初步設想——從對傳統語文教學的再認識談起
2.試談《新編對相四言》的來龍去脈
濛學書目
書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最初,接触张志公先生这本书,不叫这个名字,应该是1962年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是在学校的图书馆的角落里找到的。后来,又看了一遍1992年电子版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曾经发愿系统梳理一番,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精华,但后来发现这番梳理,实非个人所能胜任,不禁对张...

評分

最初,接触张志公先生这本书,不叫这个名字,应该是1962年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是在学校的图书馆的角落里找到的。后来,又看了一遍1992年电子版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曾经发愿系统梳理一番,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精华,但后来发现这番梳理,实非个人所能胜任,不禁对张...

評分

2007年初读完的这书,有了一些兴动的想法,弄了一点文字,浅妄是有的,轻率也是有的,但没有办法,这个也是自己。记得当时后面似乎还有一段,但当年贴出此文的论坛都已经灰灭,也就算了。 写在前面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中国融入世界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融...  

評分

最初,接触张志公先生这本书,不叫这个名字,应该是1962年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是在学校的图书馆的角落里找到的。后来,又看了一遍1992年电子版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曾经发愿系统梳理一番,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精华,但后来发现这番梳理,实非个人所能胜任,不禁对张...

評分

最初,接触张志公先生这本书,不叫这个名字,应该是1962年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是在学校的图书馆的角落里找到的。后来,又看了一遍1992年电子版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曾经发愿系统梳理一番,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精华,但后来发现这番梳理,实非个人所能胜任,不禁对张...

用戶評價

评分

課子預備

评分

2019-14 梳理全麵,語文教育史必讀。

评分

嘔心瀝血,篳路藍縷,卻無人傾聽,令人唏噓。

评分

科舉製下的學習教材分析

评分

沒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