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法] 一行禅师
出品人:
页数:232
译者:汪桥
出版时间:2014-6-1
价格:29.9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659310
丛书系列:读客·睡前心灵文库
图书标签:
  • 治愈
  • 一行禅师
  • 心理学
  • 内在小孩
  • 心理
  • 和解
  • 心灵
  • 身心灵
  • 自我成长
  • 内在小孩
  • 心理疗愈
  • 情绪管理
  • 自我接纳
  • 内心平静
  • 情感修复
  • 心灵治愈
  • 正念练习
  • 自我关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是否已淡忘了童年的经历?但那些记忆会深藏于你的潜意识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一生。一次父母打骂、一场噩梦般的考试、被同龄人欺侮孤立……这些被淡忘的童年创伤,就是被你遗忘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你情绪化的根本原因,而你却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也许某天,你就会突然开始生气、发火;也许你会对某些事特别敏感,甚至都不愿提起;也许你会有模糊的悲伤感,却找不到任何与悲伤相关的记忆。你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思维,感觉全世界都在与你作对。

在书中,一行禅师运用佛教原理帮助你,返回内在最深处,觉察内在小孩的存在,与他对话,聆听他的声音,从而达成与自己和解的目的。如此,我们不再受情绪的摆布,心中没有怨恨,也不再迁怒他人。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开始变好,我们因此懂得了爱,保有了爱。

翻开本书,跟随一行禅师的脚步,一步步回到自己内在最深处,拥抱、疗愈内在的小孩,与自己达成真正的和解。

作者简介

一行禅师

当今世上最有影响力的禅宗僧人,被誉为当世第一大德。

1926年生于越南,16岁出家。

1960年代,得到普林斯顿大学支持,赴美国学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佛法。一生传播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佛法”,传递正念生活之道,同时宣扬非暴力的和平理念。

1967年,一行禅师被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1973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护照,拒绝让他回到越南,一行禅师流亡到法国。

1982年,一行禅师在法国南部建立“梅村”禅修道场,近30年来,在欧洲和北美也建立了许多“正念静修中心”,其著作也已被翻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使佛教在西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目录信息

序 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位内在小孩/I
第一部分 疗愈的方法/1
第一章 正念是疗愈的良药/3
第二章 与祖先和后代一同疗愈/13
第三章 感受原始欲望,接受原始恐惧/27
第四章 学习呼吸、行走、放下/37
第五章 转化痛苦的种子/61
第六章 疗愈内心的内在小孩/81
第七章 与自己和解/99
第八章 了悟,成为菩萨/139
第二部分 疗愈的故事/153
故事一 疗愈童年的创伤/155
故事二 通过修习,我谅解了父亲/160
故事三 我找回了真正的自己/165
故事四 在友人帮助下,我与自己和解/169
第三部分 疗愈的练习/173
练习一:移除心的对象/175
练习二:十六项呼吸练习/178
练习三:写一封来自内在小孩的信/202
练习四:五项触地法/204
练习五:写一张和平便条/210
练习六:重新开始,找回内心的平静/212
练习七:释放内心的情绪/21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能够读到这本书确实是很幸运,最近很多负能量,便去书店逛逛,想找一本能治愈自己负能量的书。幸运的是自己找到了。 坐在书店了读了一晚上,神奇的是一个顽皮的小朋友一直在旁边吵闹,而我竟然抑制住了自己的愤怒,开始理解了那个孩子,而我若严厉的批评只会让孩子觉得,呀这是...  

评分

第一次听到“内在小孩”这个概念是在修蓝博士的《内在小孩》以及零极限系列书籍当中,说得不是很详细,虽然我接受这个说法,但总想找机会了解更多,偶然下看到一行禅师的这本书,也是关于内在小孩的,自然而然地就阅读起来了。总体来讲,这本书关于“内在小孩”的解释比较详情...  

评分

评分

这是我佛学主题阅读的最后一本,战线拉得够长啊,年初读到年末了快。不过还算是如期完成,择日再写主题阅读笔记! 看了这本书之后,对佛又有了一些新的了悟,虽然我自知现在悟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是我尽量,尽可能的让自己受些佛光照拂,感悟我佛的慈悲为怀! 佛教心理学将心...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安稳地坐好,安住当下,我们应该与内在小孩讲话:“我亲爱的小兄弟,我亲爱的小姐妹,你该知道我们已经长大,现在我们可以保护和维护自己了。”】

评分

内心的平静。

评分

非常优美的,但也清晰的表达的佛陀的观念和佛教的次第和方法,容易让非佛教徒接受,也与现代人的意识形态和接受习惯相契合。

评分

和自己和解真的很重要。以前觉得自我的人太自私。很想改掉自己自我的毛病。但恰恰相反。反而应该真正专注的关注自己。

评分

希望自己也能说出有力量的话,帮助别人疗愈。理解,慈悲和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