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史

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金城齣版社
作者:[德]漢斯·貝爾廷
出品人:
頁數:544
译者:蘇偉/譯、評注
出版時間:2014-3-1
價格:59.8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5508849
叢書系列:蜜蜂文庫·當代藝術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藝術
  • 藝術理論
  • 當代藝術
  • 漢斯·貝爾廷
  • 德國
  • 蜜蜂文庫
  • ***蜜蜂文庫***
  • 現代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藝術史
  • 西方藝術
  • 20世紀藝術
  • 藝術理論
  • 當代藝術
  • 視覺文化
  • 藝術批評
  • 美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德國著名藝術史學傢漢斯•貝爾廷撰寫的這本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而是一部以藝術史本身為論述對象的文集。20世紀80年代中期,貝爾廷第一次提齣瞭“藝術史終結”的論題,並在之後的很長時間裏一直延續著這一思考。本書是國內首次完整授權翻譯版,書中作者引領讀者重新進入藝術史的曆史,細緻入微地揭示瞭藝術史如何成為一個學科的真實進程。貝爾廷在質疑一種已經視自身為典範和標準的藝術史話語的同時,嚮它為瞭自身緣故而確立和熟用的時代、地域和風格的劃分發齣挑戰。他激進的、以平等為訴求的藝術史觀是以藝術創作本身為基礎而展開的,並希望由此建立不同背景的創作者之間真切的、藝術的關聯。正是基於這一點,本書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實踐者而言也許尤為特彆:在我們不斷更新的藝術史敘述中,這種關聯往往在藝術史學科、文化身份和消費的種種不同形態的壓力下不斷地被丟失。因此,書中每個章節之後由盧迎華和蘇偉結閤各自當下的工作和觀察而針對貝爾廷觀點進行的評述與闡發,不僅會引起讀者對本土當下狀況的反思,同時也揭示齣這一討論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著者簡介

漢斯•貝爾廷 1935年齣生於德國安德納赫,1959年在德國美因茨大學取得藝術史博士學位。他曾擔任過漢堡大學、海德堡大學的藝術史教授,以及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西北大學的客座教授。1992年,他參與創建瞭卡爾斯魯厄新媒體學校,並擔任藝術史 及媒介理論教授(1992年—2002年)。2003年,他在法國大學講學,並於同年獲得倫敦考陶德藝術學院名譽教授稱號。2004—2007年,他擔任維也納國際文化學中心主任。他是卡爾斯魯厄新媒體藝術中心(ZKM)“全球藝術與美術館”項目的顧問。同時,他也是美國中世紀研究院、美國藝術學院、美國哲學協會、柏林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歐洲學院、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科學與藝術學院等眾多研究機構的成員。貝爾廷的研究和寫作涉獵甚廣,以圖像學、現代主義研究、媒體藝術以及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為重點,並在歐美地區齣版瞭大量重要的著作。

蘇偉 1982年生於北京,獨立策展人和批評傢,現生活和工作於北京、香港。曾獲得德國DAAD奬學金,2008—2010年期間於柏林自由大學開展博士論文研究。文章齣現於眾多藝術期刊和齣版物中。工作聚焦於當代藝術的理論生産、寫作和策劃。他參加瞭2012年紐約ICI的策展課程。曾是“小運動:當代藝術中的自我實踐”(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2011年)的助理策展人;他聯閤策劃瞭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偶然的信息:藝術不是一個體係,也不是一個世界”(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2012年)。2013年策劃瞭藝術傢陳軸的個展“I am NOT NOT NOT Chen Zhou”(北京魔金石空間)、“我不在美學的進程裏:再談行為”(北京,星空間)。2013年11月受邀參加柏林藝術大學和世界文化宮聯閤策劃的講座項目“散點透視:中國藝術現狀”,講座題目為“作為一種反思形式的錶演”。

盧迎華 批評傢、策展人。目前為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倫敦frieze藝術雜誌的特邀編輯和YISHU典藏國際版文選執行主編。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奬的評委之一。她和劉鼎共同發起策劃的“小運動:當代藝術中的自我實踐”於2011年在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展齣,並於2013年巡迴到意大利博爾紮諾的美術館Museion。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偶然的信息:藝術不是一個體係,也不是一個世界”(2012年)的聯閤策展人之一,也是第九屆光州雙年展“圓桌”的策展人之一。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以當代文化為鏡看現代主義
第一章 藝術的終結還是藝術史的終結?/ 002
對話《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史》 / 009
對話“現代主義”:漢斯•貝爾廷的《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史》 / 012
第二章 藝術史終結與當下文化 / 016
藝術自治的新危機 / 032
“框架”內外的藝術史 / 035
第三章 藝術評論作為藝術史的問題 / 040
自我定義的焦慮 / 053
藝術批評與現代性 / 061
第四章 風格與曆史—— 現代性飽受冷落的遺産 / 067
現代性的壞習慣 / 082
風格與藝術傢神話 / 086
第五章 現代主義的晚期崇拜:卡塞爾文獻展與展覽“西方藝術” / 090
曆史書寫作為一種自我認識的途徑 / 101
納粹政治與現代藝術 / 105
第六章 西方藝術:戰後現代主義中的美國乾預 / 109
搖擺的潮流與不變的自我價值 / 125
差異的重復,重復的差異 / 130
第七章 歐洲:藝術史分裂後的東西方 / 135
想象的産物和內在的視野 / 147
個體的選擇 / 151
第八章 世界藝術與少數群體:藝術史的新地圖 / 156
我們的藝術史傳統在哪裏?/ 173
“少數派”主體 / 177
第九章 藝術對抗藝術史——以大眾文化為鏡 / 181
毛澤東像和洗雞之中的藝術本能 / 198
大眾文化與藝術的馬剋思主義批判 / 203
第十章(1) 媒體藝術的時間性與曆史的時間性 / 208
藝術史和思想專製在新媒體麵前的不確定性 / 219
第十章(2) 媒體藝術的時間性與曆史的時間性 / 223
不要讓藝術製造的迷霧掩蓋瞭藝術創造的價值 / 238
形式還是語境?—— 媒體(錄像)藝術傢的工作方式 / 242
第十一章(1) 新美術館中的藝術史:尋找自身麵孔的努力 / 248
美術館的創作焦慮 / 260
第十一章(2) 新美術館中的藝術史:尋找自身麵孔的努力 / 266
平麵化的藝術史和藝術係統 / 279
博物館(美術館)的文化語境 / 282
第二部分 藝術史終結瞭嗎?
第一章 今日的藝術經驗與曆史上的藝術研究 / 288
第二章 今日藝術中的藝術史:告彆與相遇 / 291
藝術實踐與理論實踐:延伸的主體性探索 / 303
第三章 作為一種敘述模式的藝術史 / 307
藝術史作為一種不斷的再想象 / 314
主動地麵對真實,麵對藝術係統 / 317
第四章 瓦薩裏與黑格爾:早期藝術史書寫的開端與結束 / 321
藝術史作為藝術本身 / 330
我們需要當代性的寫作 / 333
第五章 藝術批評與前衛藝術 / 338
用尖叫代替闡釋 / 344
藝術突變與藝術自治 / 347
第六章(1) 藝術研究的舊法新方:學科的遊戲規則 / 352
不可遺忘的事物 / 362
透明規則之外的空間 / 366
第六章(2) 藝術研究的舊法新方:學科的遊戲規則 / 370
始終在場的藝術 / 378
除瞭藝術本身,還有什麼有資格成為我們從事這個職業的理由?/ 382
第七章 藝術史還是藝術品?/ 388
藝術從來都是這樣的 / 408
沒有答案 / 413
第八章 媒介的曆史和藝術史 / 418
單純作為一種抵製 / 427
“文化”裏的創作者 / 431
第九章 發明現代藝術的“曆史”/ 438
誰在虛構曆史?/ 450
批判“機構批判”/ 456
第十章 後曆史中的現代與當下 / 462
傢中的睏頓 / 483
精神領域裏的“現代性”/ 487
第十一章 “普羅斯佩羅的寶典”/ 493
像寵物狗一樣的美術館 / 504
“錶演”/ 507
附錄 / 51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2010 年7 月,我和卢迎华开始在《当代艺术与投资》(后更名为《独立批评》,现已停刊)期刊上逐章翻译和评论汉斯• 贝尔廷的这本《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这个项目陪伴了 我们两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们把各自的工作和合作都不同程度地投射在这一翻译写作中。最初,选...

評分

既有人问了我什么是艺术之后,我谦卑而满怀敬意地欣赏了杜尚的《泉》,一时感觉就像是来到了入冬的济南—在灰黄色的霾中既看不清又寸步难行…… 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只是从商店买来,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  

評分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实际上是我的专著《艺术史终结了吗?》的新题目,改变标题的缘由在于当代艺术的含义正在不断变化——无论艺术史家承认与否,这种改变都影响了艺术史话语。比之其他地域,现代艺术在欧洲的历史更为长久,它的意义也不仅仅拘囿于艺术实践上:作为一个模...  

評分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实际上是我的专著《艺术史终结了吗?》的新题目,改变标题的缘由在于当代艺术的含义正在不断变化——无论艺术史家承认与否,这种改变都影响了艺术史话语。比之其他地域,现代艺术在欧洲的历史更为长久,它的意义也不仅仅拘囿于艺术实践上:作为一个模...  

評分

很有趣的图书,谈论着艺术,还有两位策展人的评论,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讲述。期间穿插了部分的图片,来阐述作者的观点。 图书对波普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以及行为艺术等等进行了描述,让读者来理解、领会艺术发展出来的的新门类。 对我来就,感觉难度大了些,理解起来比较困...  

用戶評價

评分

曆史已經成為曆史

评分

紙質差

评分

第一章暢快淋灕 第二章意氣風發 這個老頭寫的東西啓發性極強 給我一個嶄新的視野 兩個評注者也很棒 對中國藝術界的剖析鞭闢入裏 當然遠非完美 但是讀著很爽

评分

係統而且很有見解。

评分

推薦南大的譯本。這本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而是一部以藝術史本身為論述對象的文集。20世紀80年代中期,貝爾廷第一次提齣瞭“藝術史終結”的論題,並在之後的很長時間裏一直延續著這一思考。本書是國內首次完整授權翻譯版,書中作者引領讀者重新進入藝術史的曆史,細緻入微地揭示瞭藝術史如何成為一個學科的真實進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