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文明與陋習

中國人的文明與陋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陝西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明恩溥
出品人:
頁數:240
译者:李嚮晨
出版時間:2013-12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4109351
叢書系列:可以觸摸的民國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文化
  • 中國
  • 社會
  • 社科
  • 民族
  • 曆史
  • 外國文學(中譯)
  • 中國文化
  • 文明習慣
  • 社會現象
  • 傳統習俗
  • 現代反思
  • 道德倫理
  • 生活方式
  • 民族性格
  • 曆史演變
  • 社會文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第一部探討中國國民性的社會學著作

★開創瞭反思中國國民性的先河,並對後世學人影響極深,它所代錶的西方一個世紀以來有關中國人的性格爭論的終結,曾引起魯迅的極大關注。

★魯迅鄭重推薦 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讀一讀

★《阿Q正傳》《吾國與吾民》深受影響

★我們的優點與缺陷——隻有敢於正視,纔可能有所改變。

===============

作為研究中國國民性的第一本詳盡著作,本書對後世學人的影響極深,魯迅、許壽裳、馬君武、潘光旦、李景漢等作傢、教育傢和社會學傢都曾給予本書極高的贊譽和認可。

本書問世已近一百二十年,其文本依然極具閱讀價值,百年間擁有多國譯本。自20世

紀80年代以來,中文簡體版本更是層齣不窮。

作者從27個方麵概括和總結瞭中國人的性格特徵,既刻畫瞭中國人的文明與所長,也揭批瞭中國人的舊習和醜陋。作者善於從日常生活中取材,寫作資料多源於自己在中國幾十年間的經曆和觀察。

對比往昔與今日,認識中國人的普遍性格,此書仍不乏真知灼見。

===============

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譯齣史密斯的《中國人的文明與陋習》來。看瞭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得對,變革、掙紮、自做工夫,卻不求彆人的原諒和稱贊,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

——魯迅

這本書大體上很可以說是一幅中國人的逼真寫照。

——潘光旦(著名社會學傢、優生學傢、民族學傢和教育學傢)

明氏觀察精密、獨具慧眼,而且他那描摹入微、寫實逼肖的能力,豈但在西洋人中沒有幾個可以與他比擬的,就是在我們自己的國人中間也是少如鳳毛麟角吧。

——李景漢(著名社會學傢、社會調查專傢)

著者簡介

★19世紀最傑齣、多産的中國問題專傢

★曾被譽為“在美國的中國代言人”

★影響近代中國的50名外國人之一

★推動瞭清華大學、協和醫院、協和醫學院的建立

明恩溥 (1845—1932)

原名Arthur Henderson Smith,美國人,基督教公理會來華傳教士。1845年齣生在美國康涅狄格州,1872年與妻子一道來華傳教。僑居中國54年,先後居住在天津、魯西北及河北通州。他在中國積極從事農村布道、醫藥、慈善和教育事業,建立起瞭不少學校和醫院。

在華期間,明恩溥兼任上海《字林西報》通訊員。《中國人的文明與陋習》於1890年在上海英文報紙《華北每日新聞》連載,1894年結集齣版。1905年明恩溥辭去宣教之職,定居通州,專事寫作。“一戰”後迴國安度晚年,1932年去世,享年87歲。

明恩溥曾經把本書送給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使他加深瞭對中國人的瞭解。在“庚子賠款”的退還、清華大學的創建以及協和醫院的建立中,明恩溥都起到瞭相當重要的作用。

圖書目錄

1死要麵子
2無處不在的節儉
3勤勞又刻苦
4東方人的禮貌
5消磨時間
6模糊不清
7誠實與誤解
8言不由衷
9柔韌有餘
10智而不慧
11無動於衷
12傲慢與偏見
13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14墨守成規
15作繭自縛
16頑強的生命力
17忍耐和韌性
18知足者常樂
19孝道
20善有仁報
21無慈無悲
22口角
23社會義務與連帶責任
24疑心病
25信口雌黃
26擇善而從
27矛盾的現象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西西弗囫囵吞枣的把书一口气看完了,不可谓不痛快。 在打开这本书之前,请你注意!如果你是怀着逮出妖魔化中国的心理抠作者字眼的话,请止步! 作者作为一个来中国传教的美国人,在中国生活了50余年。可以说在一个离他的上帝大老远,而且放眼望不到一个同胞的地方渡过了大半...  

評分

評分

中国人,近百余年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层不停轮换,但其根本性格却一直根深蒂固,从未改变。所以,尽管此书写于上上世纪末期,100多年过去了,你仍会觉得,它写的竟然就是今天。  

評分

一个独具慧眼细读中国经典的人,能在字里行间读出许多拐弯抹角地表达出来的欺骗、推诿和谎言。 ———明恩溥 《中国人的气质》是自己读的明恩溥第二本作品,他的另外一本译介过来的作品是《中国乡村生活》,他是一个传教士,在鲁北传教长达三十余年,在与中国接触过程中,对中...  

評分

最近看了一本书,很好,书名叫《中国人的脸谱》(Chinese Characteristics)。有了网络以后,很少看书,能从头到尾看完整的更少了,但这本书做到了。 作者原名Arthu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生于美国,中文名明恩溥。1872年来到中国,随后在中国生活达54年,后回美国安...  

用戶評價

评分

想想就好笑,就像作者說的,中國人需要1000年的時間來完全改進人與人的關係。從民國到現在,中國人的劣根性居然完全一樣,真希望900年後中國人能擯棄那些陋習。

评分

雖然作者目的是為瞭傳教,但不可置否的是他看待中國人還是客觀的,這些文明與陋習放在今天也是存在的。

评分

看的精準 寫的傳神 我們和一百多年前的中國人又有多大區彆

评分

作者是一位來華傳教士,在中國長居幾十年,據說是第一部詳細探討中國國民性的社會學著作,意義在於引起國人反思與正視吧。 全書每一章節都很有閱讀趣味性,但是也不乏作者從異國視角去看待一國之事時脫離瞭曆史淵源的片麵見解,當然也存在說時代的問題,不過好笑的是有些東西至今看來並不確實,但有些東西至今也依然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 閱讀的過程中,我有幾度産生瞭一種不以為然的情緒,在我看來,一些作者認為的陋習和毛病並非是國人真的具有的,但是很快我又突然意識到,這種不以為然是基於我認為的受過教育的群體,而可能對於一百年前的大多數民眾來說,無教育、無思考能力,濛昧纔是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態。 誰又能保證我們現在不是被睏在一個玻璃罐裏頭呢? 毛骨悚然。

评分

100年前的美國人怎麼看中國人,作為換個角度看自己的方式也挺有意思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