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探讨中国国民性的社会学著作
★开创了反思中国国民性的先河,并对后世学人影响极深,它所代表的西方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中国人的性格争论的终结,曾引起鲁迅的极大关注。
★鲁迅郑重推荐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
★《阿Q正传》《吾国与吾民》深受影响
★我们的优点与缺陷——只有敢于正视,才可能有所改变。
===============
作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第一本详尽著作,本书对后世学人的影响极深,鲁迅、许寿裳、马君武、潘光旦、李景汉等作家、教育家和社会学家都曾给予本书极高的赞誉和认可。
本书问世已近一百二十年,其文本依然极具阅读价值,百年间拥有多国译本。自20世
纪80年代以来,中文简体版本更是层出不穷。
作者从27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既刻画了中国人的文明与所长,也揭批了中国人的旧习和丑陋。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写作资料多源于自己在中国几十年间的经历和观察。
对比往昔与今日,认识中国人的普遍性格,此书仍不乏真知灼见。
===============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文明与陋习》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鲁迅
这本书大体上很可以说是一幅中国人的逼真写照。
——潘光旦(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
明氏观察精密、独具慧眼,而且他那描摹入微、写实逼肖的能力,岂但在西洋人中没有几个可以与他比拟的,就是在我们自己的国人中间也是少如凤毛麟角吧。
——李景汉(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
★19世纪最杰出、多产的中国问题专家
★曾被誉为“在美国的中国代言人”
★影响近代中国的50名外国人之一
★推动了清华大学、协和医院、协和医学院的建立
明恩溥 (1845—1932)
原名Arthur Henderson Smith,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45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1872年与妻子一道来华传教。侨居中国54年,先后居住在天津、鲁西北及河北通州。他在中国积极从事农村布道、医药、慈善和教育事业,建立起了不少学校和医院。
在华期间,明恩溥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中国人的文明与陋习》于1890年在上海英文报纸《华北每日新闻》连载,1894年结集出版。1905年明恩溥辞去宣教之职,定居通州,专事写作。“一战”后回国安度晚年,1932年去世,享年87岁。
明恩溥曾经把本书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使他加深了对中国人的了解。在“庚子赔款”的退还、清华大学的创建以及协和医院的建立中,明恩溥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讨论中国人的民族性的声音多少年来不绝于耳,咱不说远的,就说说近一些的。无论是鲁迅、胡适、林语堂,还是柏杨、龙应台、三毛,当然,这都是明着说的。放在作品里说的就更多,金庸老先生从古代说,莫言从乡村说,钱钟书从知识分子身上说等等等等,但是,关起门来咱自家人...
评分一本美国传教士写的书,已经100多年了。作者名叫Athur Smith,百度一下知道有个中国名字明恩溥。有两个翻译版本,我看的是梁顺根译的。英文书名应该是《Chinese Characteristies》,感觉译作"中国人的性格"更好一些,要不然又有人慨叹“中国人素质低”了。果不其然,百度相...
评分“美国罗斯福总统最喜欢的枕边书。”,本书的封面上这样写着,然后当我把全书翻完,这句话反倒成为一种讽刺。 读过一部分《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以记录历史事件为主,但也多次提到中国人的虚伪, 这种虚伪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为人处事之道,也体现在当时的高层政治斗争,彼...
评分最近看了一本书,很好,书名叫《中国人的脸谱》(Chinese Characteristics)。有了网络以后,很少看书,能从头到尾看完整的更少了,但这本书做到了。 作者原名Arthu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生于美国,中文名明恩溥。1872年来到中国,随后在中国生活达54年,后回美国安...
评分客观。较全面。深刻。明氏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很深,我居然从外国人那里学了好多中国古典文集。。。看完以后开始觉得也许基督教确实比较有利于民族发展
评分从外国学者的角度了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有美德,也有陋习,有正确,也有不确切处,某些描述也让我想起柏杨《丑陋的中国人》里所写的那些劣根性。整本书感觉翻译质量一般,当做闲书翻翻无妨。
评分按需。和中国人的气质是一个东西。翻译版本好多啊。
评分100年前的美国人怎么看中国人,作为换个角度看自己的方式也挺有意思的。
评分太了解中国人了。转眼又是100多年过去,中国人还是没改变。最后得出的结论简直不能再正确,就是解决方法有点尴尬。宗教对中国人是没用的,觉得根源还在于教育。可是教育,都被捏在什么样的人手里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