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文明与陋习

中国人的文明与陋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明恩溥
出品人:
页数:240
译者:李向晨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4109351
丛书系列:可以触摸的民国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文化
  • 中国
  • 社会
  • 社科
  • 民族
  • 历史
  • 外国文学(中译)
  • 中国文化
  • 文明习惯
  • 社会现象
  • 传统习俗
  • 现代反思
  • 道德伦理
  • 生活方式
  • 民族性格
  • 历史演变
  • 社会文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一部探讨中国国民性的社会学著作

★开创了反思中国国民性的先河,并对后世学人影响极深,它所代表的西方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中国人的性格争论的终结,曾引起鲁迅的极大关注。

★鲁迅郑重推荐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

★《阿Q正传》《吾国与吾民》深受影响

★我们的优点与缺陷——只有敢于正视,才可能有所改变。

===============

作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第一本详尽著作,本书对后世学人的影响极深,鲁迅、许寿裳、马君武、潘光旦、李景汉等作家、教育家和社会学家都曾给予本书极高的赞誉和认可。

本书问世已近一百二十年,其文本依然极具阅读价值,百年间拥有多国译本。自20世

纪80年代以来,中文简体版本更是层出不穷。

作者从27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既刻画了中国人的文明与所长,也揭批了中国人的旧习和丑陋。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写作资料多源于自己在中国几十年间的经历和观察。

对比往昔与今日,认识中国人的普遍性格,此书仍不乏真知灼见。

===============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文明与陋习》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鲁迅

这本书大体上很可以说是一幅中国人的逼真写照。

——潘光旦(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

明氏观察精密、独具慧眼,而且他那描摹入微、写实逼肖的能力,岂但在西洋人中没有几个可以与他比拟的,就是在我们自己的国人中间也是少如凤毛麟角吧。

——李景汉(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

作者简介

★19世纪最杰出、多产的中国问题专家

★曾被誉为“在美国的中国代言人”

★影响近代中国的50名外国人之一

★推动了清华大学、协和医院、协和医学院的建立

明恩溥 (1845—1932)

原名Arthur Henderson Smith,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45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1872年与妻子一道来华传教。侨居中国54年,先后居住在天津、鲁西北及河北通州。他在中国积极从事农村布道、医药、慈善和教育事业,建立起了不少学校和医院。

在华期间,明恩溥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中国人的文明与陋习》于1890年在上海英文报纸《华北每日新闻》连载,1894年结集出版。1905年明恩溥辞去宣教之职,定居通州,专事写作。“一战”后回国安度晚年,1932年去世,享年87岁。

明恩溥曾经把本书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使他加深了对中国人的了解。在“庚子赔款”的退还、清华大学的创建以及协和医院的建立中,明恩溥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目录信息

1死要面子
2无处不在的节俭
3勤劳又刻苦
4东方人的礼貌
5消磨时间
6模糊不清
7诚实与误解
8言不由衷
9柔韧有余
10智而不慧
11无动于衷
12傲慢与偏见
13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14墨守成规
15作茧自缚
16顽强的生命力
17忍耐和韧性
18知足者常乐
19孝道
20善有仁报
21无慈无悲
22口角
23社会义务与连带责任
24疑心病
25信口雌黄
26择善而从
27矛盾的现象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中国人,近百余年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层不停轮换,但其根本性格却一直根深蒂固,从未改变。所以,尽管此书写于上上世纪末期,100多年过去了,你仍会觉得,它写的竟然就是今天。  

评分

这是一本鲁迅先曾极力推荐过的书。 读过之后我 想了很多,在此与大家交流。 书中的主要思想,说穿了就是对两中文化的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那个已经被我们完全接受的,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中国人有劣根性。 这样的话我们已经认定为真理,并且将其作为中国之所以贫穷...  

评分

我自认为为已经脱离了一些低级趣味。 但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我,还是没有逃脱《中国人德行》中描述的一些缺点。 在乎面子 节俭到不计算得失 无效率的勤劳 缺乏时间观念(容易迟到) 忽视精确 不讲究舒适和方便  

评分

这勉强算个读后感,因为读完大脑拼凑不出清晰的脉络关系。 现在大家喜欢旅行,无论国内国外,通常选择与自己平时生活不同的地方,完后带回许多照片,习惯性地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向他人讲述和评论所见所闻。当所去的地方“落后”于自己的生活时,人们很容易俯视评判。如果是个...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外国学者的角度了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有美德,也有陋习,有正确,也有不确切处,某些描述也让我想起柏杨《丑陋的中国人》里所写的那些劣根性。整本书感觉翻译质量一般,当做闲书翻翻无妨。

评分

很多内容已经old-fashioned了

评分

有些观点可能以偏概全,这是一个19世纪的外国人写的书。 如果放在现在去观察中国人的特性,建议留意微博各大头条,然后通过头条热点,去看下面的评论,真的是亮瞎了我的眼,什么样的评论都有。

评分

前200页比较有意思,100年前的东西100年后还适用,迫切需要西方文明拯救

评分

写得不错。确实是个懂中国人的老外,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懂中国人,知己知彼 这两项都很难做到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