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社会学 血酬定律 吴思 中国历史 政治 社会 中国
发表于2025-02-22
血酬定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2003年《新周刊》年度新锐作品
本书提出了血酬和元规则等概念。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从晚清到民国,吃这碗饭的人比产业工人多得多。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所拼抢的东西,这就是“血酬定律”。这个道理很浅显,却可以推出许多惊人的结论。如果再引入一些因素,一层一层地推论下去,还可以解释书中的其他概念,成为贯穿全书的基本逻辑。因此,作者把“血酬定律”当作书名。
血酬定律有三个要点:
一、血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从事暴力掠夺的收益。
二、当血酬大于成本时,暴力掠夺发生。
三、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
根据第一个要点,以生命为代价从事狩猎或挖煤的收益不算血酬。暴力掠夺特指以人类及其所拥有的财富为对象的行为。
根据第二个要点,在暴力掠夺发生时,人类必定权衡成本和收益。成本至少有四类:1、良心。同情心和正义感。2、机会成本。在权衡中,与卖命并列的还有卖力、卖身和卖东西等选项,人们会比较血、汗、身、财的付出与收益。3、人工和物资的消耗。4、暴力对抗带来的风险。无论是暴力镇压,暴力反抗,还是暴力掠夺者之间的竞争,暴力掠夺都要面临一定的伤亡风险。以上四类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每类都能演义出一串历史故事。根据第三个要点,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只能转移财富,这就会引出暴力掠夺者与财富创造者互动的漫长故事。本书对血酬定律作了深入的研究。
吴思:
著名历史学家。1957年生于北京,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炎黄春秋》杂志总编辑。
主要著作有: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从另一面认识中国历史。潜规则谁都不喜欢,但有时候恰恰很管用,互相也确保了各自利益,而不得不利用。比如,小老百姓对地方官员不满,与其往上告状而耗费巨大且前途未卜,不如受地方官的一点压榨忍气吞声,只要不是太过分,还讲点理。地方官不怕小民而怕上级或外派,就是因为后者掌握的信息优势比普通老百姓大,能和上面说得上话。再比如,当遇到抢劫,人的本能反应是抵抗,但是抵抗可能并不能保住自己的财产甚至还会丧命,因此最明智的做法是顺从。人都是利害的动物,能否真正消除潜规则和血酬定律,摆脱犬儒主义,将成为我们这个国家能否真正进步的标志,这是比发展经济更久的过程。否则,经过多少次革命和运动也没用。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的分配是否妥当。
评分大学某年放假图书馆借的,当时觉得写得很好。
评分以我现在的社会阅历和外行的学术功底,恐怕还没法客观准确评判这本书的价值以及优缺点,只能说吴思老师的这些探索对启发更多读者认识生活着的社会究竟本质如何会有帮助,从小就学历史,可学的多是皮毛,大概在初步具备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只有从直面最残酷的人性这个维度重新进行个性化的历史大发现才能真正理解“以史为鉴”的奥义。
评分《吕氏春秋·审分》云:众人共同耕种一块土地,集体耕作速度就慢,因为有办法隐藏偷懒。分地后干活就快了,因为无法偷懒了。(原文:“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偷懒是庶人对付公田的武器~。
评分明面之外的规则一直在那,血腥残忍,人们也都看得见。
暴力经济学与政治生态学 "潜规则"是近两年从学术思想领域迅速进入大众话语的词汇之一。在它出现以前,人们时常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谈及它所指称的事物,却苦于无以名之。潜规则适时而生,一语道破天机。过于学术化的表述不及其简明扼要,如"官方话语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的距离";...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头脑里自动浮出的一句话就是:读史使人聪明。 本书总结出来的“潜规则”,对于现在的社会仍然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可以解释出很多过去难以理解的历史、事实。 总的感觉这既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经济书,更是一本阐释人性的书。 一本帮人...
评分下午突然想着翻起了这本《血酬定律》 很多年前的书了 因为想起了周详千涨潮青那段 周详千是个监生 像如今的知识分子阶层一样 吃喝不愁 而且可能是未来的社稷栋梁 作为红封阶级的一员 却自感土地政策不公 后来聚了堆人 请愿 聚众 被镇压 中间官府有软的有硬的 有大的有小的攻...
评分我们被迫回顾历史,探询当前问题的来龙去脉-题记 吴思对历史以及现实的分析方式很到位,很科学。我很信服对趋利避害这类人之常情的简单计算,吴思把人仅看做人,我很欣赏这份见识是我现在急需的。 他深入分析历史,使古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惊奇的是,这种状...
评分血酬定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