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

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金雁
出品人:
页数:28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70454
丛书系列:秦晖金雁文集
图书标签:
  • 苏联
  • 金雁
  • 苏俄
  • 社会学
  • 政治学
  • 历史
  • 政治
  • 苏东问题
  • 苏俄历史
  • 现代化
  • 改革
  • 社会主义
  • 政治制度
  • 经济转型
  • 苏联解体
  • 共产主义
  • 国家治理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传统、改革与革命,俄罗斯走过的路的确是令人浩叹的。在现代化进程中,俄国人也曾有过通过公正的“分家”摆脱公社世界,建立以公民权利、个性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的冲动,尤其当反对派运动以自由主义一社会民主主义为主流、而当局又由开明改革派主导的时候,这种冲动曾经有过通向成功的良好机遇。但俄国人未能把握这一机遇。随着“要否分家”之争被“如何分家”之争所取代,不公正的将分家”方案击败了公正“分家”的要求。一场家长霸占家产驱逐子弟”的改革赢来了一时的繁荣,却种下了不祥的种子,当反对派运动主流转为民粹主义,而当局则扮演“贪婪的家长”角色时,建立公民社会的前景便渺茫了。以“分家”为满足的自由派丢弃了公正的旗帜,也就埋下了为“贪婪的家长”殉葬的伏笔。 于是当危机爆发时,“重建大家庭”便成汹涌大潮,此时再谈如何“分家”已不合时宜,回归公社世界势成必然,剩下的问题只是谁来当新的“公社之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出奇制胜的一幕,但对俄国的去向而言它已不很重要。70多年后俄国人又重作努力,试图跳出历史的怪圈。然而,别人会不会又跳人这个怪圈呢?

作者简介

金雁,女,1954年生于西安。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联-俄罗斯、东欧问题研究专家。著名学者秦晖的夫人。

目录信息

《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再版序
自序
“富农问题”与“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苏联“富农”为“资产阶级”说质疑
农村阶级分析方法的源流与“富农”成分划定标准
集体化前“富农”的经济地位与阶级属性
农村“分化”的性质与允许“富农经济”发展的政策
20年代苏联关于“农村分化”问题的统计学研究
农村分化统计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动态研究”学派与“预算研究”学派
涅姆钦诺夫的统计学成就
苏联1927—1928年度的粮食危机
“供”的太少还是“求”的太多
粮食危机与“富农”问题
粮食危机与商品荒
粮食危机与价格政策
苏联集体化前夕富农经济“自行消灭”问题
1928—1929年间对富农的政策
富农经济的“自行消灭”
富农标准的下降与“富农”队伍的扩大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典型实践:苏联集体化时期的“消灭富农”运动
从“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到“贡税论”
“消灭富农”与全盘集体化
“消灭富农”与“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
苏俄历史观之重构
俄罗斯传统文化与苏联现代化进程的冲突
俄罗斯的村社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
“西学东渐”与村社制度的复兴
在文化冲突中重构苏联史
19世纪俄国的“离土不离乡”:身份性农民的非农化浪潮
“公社世界”的危机与身份壁垒
农民等级中的“边缘人”
身份制的废除与“离土不离乡”的消失
从奇吉林到鲁多尔瓦伊:公社传统与俄国近代史的“怪圈”
奇吉林事件:向束缚者企求保护的农民
鲁多尔瓦伊事件:更强大的“保护”与更严酷的束缚
鲁多尔瓦伊之后:极端的“保护”与极端的束缚
民粹主义:俄国与世界,昨天与今天
民粹主义的幽灵在世界徘徊
历史上的“革命民粹主义”与“警察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双向异化
转型危机中的精英与大众
斯托雷平改革与村社复兴运动
“分家”:瓦解“公社世界”
改革的原则与特点
改革的成果与影响
改革走向反动
“路标”改变以后:世纪初沙俄改革与自由知识分子的悲剧
冲破公社世界,呼唤市场与宪政
1905年风波:自由主义反对派与政府开明派的双输之局
“反动时期”的“彻底改革”与自由主义的大尴尬
“路标”改变之后:俄国社会运动的“缺席”者
“保守化”的精英与“激进化”的大众
“雪崩”、“人民专制”与自由主义知识界的末日
传统、改革与革命:1917年俄国革命再认识
传统俄罗斯:三位一体的“公社世界”
政治专制下的经济改革:“斯托雷平奇迹”的甜头与苦果
“公社世界”的复兴:“反传统”还是“超传统”
1917年革命还是“十月革命”
政治风云与苏联地名学
俄国地名政治性更改的传统
第一次地名更改风潮
第二次地名更改风潮
第三次地名更改风潮
第四次地名更改风潮
城头变幻大王旗:政治气候的晴雨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按有用程度排序 很好 评论者 马小龙 于 2015年1月3日 版本: 平装 已确认购买 只想说,感谢金雁老师,学生启发很大 回应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是 否 查看买家评论  

评分

nizie nizie 钻石会员上海 2014-08-21 21:45来自京东Android客户端 心得: 很棒 很好用 非常不错 购买日期:2014-05-19 回复(0)有用(0) stone-tone2- stone-tone2- 铜牌会员河南 2014-07-21 17:59 际上丙申改制以后已实经这样 标  签:百年经典精品收藏人文阅读学术权威 心...  

评分

nizie nizie 钻石会员上海 2014-08-21 21:45来自京东Android客户端 心得: 很棒 很好用 非常不错 购买日期:2014-05-19 回复(0)有用(0) stone-tone2- stone-tone2- 铜牌会员河南 2014-07-21 17:59 际上丙申改制以后已实经这样 标  签:百年经典精品收藏人文阅读学术权威 心...  

评分

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遇到的一个新课题。列宁最早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他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但也提出了一些极其宝贵的新思想。如在社会主义的一定阶段上存在着两种公有制,甚至会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要利用市...

评分

nizie nizie 钻石会员上海 2014-08-21 21:45来自京东Android客户端 心得: 很棒 很好用 非常不错 购买日期:2014-05-19 回复(0)有用(0) stone-tone2- stone-tone2- 铜牌会员河南 2014-07-21 17:59 际上丙申改制以后已实经这样 标  签:百年经典精品收藏人文阅读学术权威 心...  

用户评价

评分

苏联初期对农民够狠的

评分

“米尔”即世界!从农业与农民角度出发,阐述了俄国从斯托雷平改革到确立斯大林体制的历史必然性。与其说十月革命是“进步”的革命,斯大林模式是“超现实”的社会主义改革,不如说这两者都是延续了俄国社会本身的再村社化发展与平均主义传统。这也是俄国人数百年来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氛围。所以十月革命是具有浓厚的民粹主义色彩的一次不完全革命,更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民众的需求。

评分

“村社制度”、“民粹主义”相关部分。

评分

除新经济政策的四篇论文和最后一篇讲苏联地名变迁的外,其他的是后来俄国农村公社专著的原来的单篇论文。

评分

太隔阂了,读不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