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增訂本)

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增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榖川道雄
出品人:
頁數:336
译者:馬彪
出版時間:2013-12
價格:5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570768
叢書系列:日本中國史研究譯叢
圖書標籤:
  • 榖川道雄
  • 魏晉南北朝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中古史
  • 日本漢學
  • 曆史
  • 魏晉南北朝
  • 中國史
  • 中國中世社會
  • 共同體
  • 曆史研究
  • 社會結構
  • 古代中國
  • 文化共同體
  • 增訂本
  • 社會變遷
  • 共同體理論
  • 中世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榖川道雄先生代錶之一,中譯本由中華書局於2002年齣版,引起很大關注。此次新增訂數萬字,收入本社《日本中國史研究譯叢》。本書原分為四編,收入榖川先生論文十餘篇,對日本中國史研究的理論問題作瞭檢討與反思,且對六朝具體曆史用“共同體”理論作瞭精彩分析。榖川先生生前的這次增訂,新補瞭第四編的第四、第五兩章,以及“補論”。

著者簡介

榖川道雄(1925—2013),是日本中國史學界京都學派的傳人,也是該學派繼內藤湖南、宮崎市定之後的第三代領頭人。

他所建立的以豪族道德共同體為社會基礎的中國中世史論,從根本上否定瞭西方近代曆史學界所謂“中國有悠久的曆史,但無真正的曆史”的謬論。

《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增訂本)》是榖川氏的重要代錶作。《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增訂本)》是一本史論著作,即通過具體史實的考證,最終上升為曆史哲學的論著。榖川史學的重要觀點之一,是認為如何理解“中國中世”是認識中國史發展內在規律的關鍵。榖川氏指齣西方史學傢所謂中國社會停滯論的最大的錯誤在於忽視中國也曾有過中世,並認為如果不在這個問題上予以超越的話,就難以發現中國史的自身發展規律。榖川氏在探索中國中世的研究中創造瞭獨具特色的“共同體”理論。指齣作為共同體的凝聚力,雖然不排斥財力、武力、傢族力,但是起決定作用的仍是道德力、倫理力。進而提齣民眾是共同體倫理關係的存在基礎,認為在中國曆史上民眾最能識彆並敬仰高尚的人格,“從而由此端正自己的道德生活”;被領導者有著自下而上判斷領導者資格的作用。就這樣,榖川理論躍齣瞭中世史的範圍,提齣瞭應該如何認識中國史,甚至世界史發展規律的大課題。

圖書目錄

第一編 中國中世社會論序說
第一章 中國社會與封建製——有關學說史的探討
一、戰後的中國史研究與封建製說的展開
(一)通嚮封建製的兩條道路
(二)中國封建製說的展開
(三)封建製說在邏輯上的矛盾
(四)封建製說的動搖
二、對單係發展說批判的展開與封建製的問題
(一)“近代化”論與封建製的再評價問題
(二)歐關學界的封建製概念與中國專製社會
(三)亞細亞生産方式論的復活與封建製的問題
(四)結論
第二章 中國的中世——六朝隋唐社會與共同體
一、古代世界的超越
(一)殷周的原理及其崩漬
(二)秦漢帝國的結構與自律的世界
(三)帝國的終結與古代原理的超越
二、中世的共同體與貴族社會
(一)魏晉時期各集團的共同體結構
(二)六朝貴族的自立世界
(三)北朝、隋唐諸國傢與共同體倫理
第二編 中國古代中世史研究的方法與課題
第一章 一個東洋史學者的現實與學問
第二章 關於中國古代社會性質的論爭——從奴隸製到共同體
第三章 六朝貴族製社會的曆史性質及其嚮律令體製的展開
第四章 中國史研究的新課題——兼論封建製的再評價問題
一、戰後中國史研究的方嚮與挫摺
二、關於封建製的再評價問題
三、對中國官僚製的認識方法
第三編 士大夫倫理與共同體及其國傢
第一章 北朝貴族的生活倫理
一、士大夫社會的恒久性
二、纍世同居的倫理意義
三、鄉黨支配的構造
四、北朝政治史上的貴族
第二章 西魏“六條詔書”中的士大夫倫理
第三章 均田製的理念與大土地所有
第四編 六朝名望傢支配的結構
第一章 六朝時代的名望傢支配
一、序言
二、名望傢支配之賑恤意義
三、名望傢的形成
四、關於名望傢的人格
五、名望傢支配與六朝國傢
第二章 六朝時期城市與農村的對立關係——從山東貴族的居住地問題入手
一、序言
二、“土民”崔、張的齣身
三、山東貴族的村居生活
四、鄉村的統閤與城市生活
五、餘論
第三章 六朝時期的宗族——與近世宗族的比較
一、序言
二、近世與六朝之比較的視點
三、祭祖、族人救濟、修譜
四、六朝的傢與宗族
五、結語
第四章 六朝貴族的傢政
一、六朝貴族傢族生活的公與私
二、傢門的規律
三、作為“公務”的傢計
四、從傢“公務”到國“公務”
五、結語
第五章 貴族主義的身體錶現
一、傢庭內部的禮儀教育
二、六朝貴族的舉止言談
三、政界的容止、言語效果
四、餘論
補論 中國國傢論序說——階級與共同體
一、“豪族共同體論”的學說史背景
二、階級與共同體
三、國傢共同體的起源與發展
四、從豪族共同體到律令製貴族國傢
五、唐宋變革以後的官與民
六、近代的國傢共同體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文原载于《唐研究》第9卷,2003年,第534—542页。 谷川道雄先生是日本中国史研究领域的领袖性学者,特别是在六朝隋唐史方面,更称得上是核心与旗帜。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他提出并倡导运用“共同体”理论研究和把握中国的中世纪,对推动日本学界的有关研究发挥了领导作用。可...  

評分

耗时近两个月,基本都是利用上课时间在看终于看完了。看题目时以为又是一部分析六朝时期门阀贵族集团政治运作模式的著作,看完才发现研究目的比这种过程主义要深多了,是要去把握历史规律了,已经可以说上升到历史运作机制甚至可以说历史哲学的层面了。本书写作的最大野心是在...

評分

耗时近两个月,基本都是利用上课时间在看终于看完了。看题目时以为又是一部分析六朝时期门阀贵族集团政治运作模式的著作,看完才发现研究目的比这种过程主义要深多了,是要去把握历史规律了,已经可以说上升到历史运作机制甚至可以说历史哲学的层面了。本书写作的最大野心是在...

評分

耗时近两个月,基本都是利用上课时间在看终于看完了。看题目时以为又是一部分析六朝时期门阀贵族集团政治运作模式的著作,看完才发现研究目的比这种过程主义要深多了,是要去把握历史规律了,已经可以说上升到历史运作机制甚至可以说历史哲学的层面了。本书写作的最大野心是在...

評分

本文原载于《唐研究》第9卷,2003年,第534—542页。 谷川道雄先生是日本中国史研究领域的领袖性学者,特别是在六朝隋唐史方面,更称得上是核心与旗帜。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他提出并倡导运用“共同体”理论研究和把握中国的中世纪,对推动日本学界的有关研究发挥了领导作用。可...  

用戶評價

评分

榖川道雄先生創建瞭豪族共同體理論分析中古社會,其學說一方麵批判的繼承瞭戰後日本對中國史的研究,另一方麵又發揚瞭京都學派對中古貴族製研究的傳統。可以說,無論是把研究視角下移到基層社會,還是強調精神連結的重要性,都極具特色。其實,日本學者對於中國史的研究與國內學者的視角大不相同,他們的成果能夠提供許多彆樣的思路。關於此書,侯旭東老師有一篇書評,發錶在《唐研究》第9捲上,對於此書的成就與不足之處都做瞭很好的評價,值得參閱。額外說一句,部分章節翻譯的非常生澀,讓人不想再重溫第二遍。

评分

年代太久,觀點也太薄弱

评分

六朝是“貴族”社會的說法有理 準確來說是世傢門閥政治 世傢門閥是社會所需要的共同體 世傢子弟是共同體的凝結核 是具備德性的大人君子 而寒門官僚往往喜歡與皇權結盟建設中央集權利維坦通往奴役之路

评分

東洋史課上老師完整的講過序言,用瞭幾節課纔講完,唯一的感嘆是,讀懂書並不是認字就可以領會其中含義,是需要很多纍積纔能理解的.....

评分

感覺還蠻好看得,應該當作一本小書來讀。學理的部分梳理得很清楚,對“豪族共同體論”的批判可參見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總能從榖川氏的字裏行間讀齣當年熱血青年的形象,哈哈哈。(還有那深深的怨念:“為什麼你們都不理解我?!為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