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宇文所安
出品人:
页数:189
译者:陈小亮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3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2766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宇文所安
  • 海外汉学
  • 诗歌
  • 古典文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文学理论
  • 文学
  • 文学史、文学批评及理论
  • 中国传统诗歌
  • 诗学理论
  • 古典文学
  • 诗词鉴赏
  • 文化传承
  • 古代文学
  • 诗歌意境
  • 文学史
  • 审美精神
  • 诗歌创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继《初唐诗》、《盛唐诗》文学史研究之后,经十年孕育而成的第一部非系统处理的诗歌理论力作。原书虽出版较早,但其中仍可以见出许多他后来发展的文学观念。在此书中,宇文所安提出了中国“非虚构”诗学传统这一重要命题,并做出了全面阐发、论述。套用费罗诺萨发现中国文字是诗歌的理想语言的句式,可以说,宇文所安发现非虚构诗学传统中的中国诗歌是理想的诗歌,它来自自然的多样性,是对西方文学传统中的诗歌作为神性的诗人创造的第二自然的颠覆。阅读中国诗歌须放弃将诗歌作为语言结构进行分析的观念,而应栖居于同时代诗歌语境中聆听真实的声音。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致谢

又一篇序
1世界的征象:中国抒情诗的意义
题外话:关于揭露相关宇宙论动机的反驳
言归正传:建议
又是题外话:关于自我戏剧化的反驳
尾声
2透明:解读中国抒情诗
解读规则
诗语的充分与不充分:语言和诗境之间的关系
解读诗人
解读诗境
完整的意义:全诗
3一个非创造的世界:宇宙的起源、概念和对偶句
形式
对句作为一个整体
关系的一个活跃原则
在诗歌结构中对偶的平衡
再思考
4声音
题外话:关于翻译
一个注解
声音的陷阱:令自己惊奇
呻吟
隐藏
只是一首诗
5吸取教训
思考一:陶潜《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思考二:苏轼《十二月十四日,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思考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题外话:关于慵懒
6传统的叛逆
意志之魔
对温柔敦厚的叛逆:正话反说
一个象征:掩盖叛逆骚动的宁静表面
7一种特殊的交流形式
一首谦逊的诗
阅读现场
日常的炼金术
想象的代言人的结论
8孤独
屈原
四方之魔
黑暗中的沉默和孤独
后记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This is an monograph written by Prof. Stephen Owen. Since he always trie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reading of Chinese poetry that draws upon modern Wester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riticism", so this book is not only about poems and its c...  

评分

可能是宇文所安最精彩的一本著作。 宇文认为中国诗歌是非虚拟诗歌。 在其看来,诗歌是一种从境→诗人→文本→读者→造境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被完成的文本。 诗歌从诗人的心灵传递到文本,以此保存再继续传递给读者,这样一个过程才是诗歌的逐渐完成,诗歌实际上是诗人→文本→...  

评分

王敦 众所周知,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是英美“新批评”的招牌。它作为文学分析的一种手艺活儿,大量应用于二十世纪以降英美人的文学批评、文学分析中,尤其是对一些诗歌的阐释,达到了荡气回肠,非此不可的效果。当然,更加宽泛意义上的文本细读,不分古今和国界,是很多...  

评分

陈小亮:理想的诗歌:中国非虚构诗学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反动——评宇文所安《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兆》,载《浙江学刊》 2012年第6期 沈一帆:宇宙与诗学: 宇文所安“非虚构传统” 的形上解读,载《暨南学报》(哲学社科版)2012年第9期 沈一帆 文:对中国文学传统“非虚...

评分

本文发表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宇宙与诗学:宇文所安“非虚构传统”的形上解读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1985年出版的《传统中国的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兆》(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an Omen of the World),也许是20世纪最后30年,...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西方视角看待中国传统诗歌,将西方文论引入诗词鉴赏中,部分解读有些过度(如《春日忆李白),总体尚可。 Tips: ①p11:文学与帝制的共谋。 ②p32:世界—诗人—读者,情感转化表。 ⭐③p63:中西诗歌逻辑对比:中—空间(造境),西—线性(叙事)。 ④p93:苏轼与壶中九华。 ⑤p145:朝与向,平凡(意趣)与伟大(言志)。 ⑥p169:屈原孤独的原型:家庭浪漫史。

评分

真的翻译很差,尤其声音一章……参考田晓菲译的那节,说明作者还是说人话的。原来著名的用《论语》解读《春日忆李白》出自这里啊。书名和内容离得有点远,感觉作者不是想讨论中国文学,而是借中国文学印证自己的某些随想。

评分

新的视角。

评分

从西方视角看待中国传统诗歌,将西方文论引入诗词鉴赏中,部分解读有些过度(如《春日忆李白),总体尚可。 Tips: ①p11:文学与帝制的共谋。 ②p32:世界—诗人—读者,情感转化表。 ⭐③p63:中西诗歌逻辑对比:中—空间(造境),西—线性(叙事)。 ④p93:苏轼与壶中九华。 ⑤p145:朝与向,平凡(意趣)与伟大(言志)。 ⑥p169:屈原孤独的原型:家庭浪漫史。

评分

智商彻底不够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