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

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商昌宝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007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商昌宝
  • 文学
  • 文学研究
  • 现当代文学研究
  • 文学史、文学批评及理论
  • 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
  • 中国文学
  • 思考
  • 作家检讨
  • 文学转型
  • 创作反思
  • 文学批评
  • 思想演变
  • 文化反思
  • 文学史
  • 作者自述
  • 文本重构
  • 身份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代作家群体为何如此口碑不好?他们是如何变成这个样子的?

如果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关注点自然要落在1949年以来“极左”政治所推行的思想改造这一历史现象上。

孟繁华就此总结说:“自50年代初期始,检讨之声不绝于耳,思想能力的丧失是20世纪下半叶知识界最令人震惊的景观。”

贺雄飞说:“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文人历来是统治者的工具,得意的往往是御用文人。尤其在20世纪下半叶,反思历次重大历史事件中,中国文人的表演,我们不难惊醒地发现:中国文人是一群缺钙的软体动物”。

事实表明,这个群体在历史转型的大考验中交出了一份令人困惑、失望以致绝望的答卷。从当事人的众多事后回忆和“忏悔”的文字来看,在当年的“改造——检讨”运动中,确有那么多的人是真诚的,真诚到坚贞不渝,至死不悔。当然,“假诚”的自然也有,但却少之又少,且大概都深埋于泥土里,以致不知道还能不能重见天日。但不论真诚与“假诚”,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持续的思想改造后,他们基本放弃和丧失了独立思考以及担当社会良知的使命,甚至欣然成为委身于权力的工具和“文奴”,扮演着“帮忙”、“帮闲”及“帮凶”的角色。因此,道德失范、人格堕落、价值迷失等现象演化为作家们的生存常态,与整个社会一起进入一种欺人与自欺、整人与被整的模式中,并一直延续和潜伏下来。既如此,这其中有一些关键问题就需要提起注意,即“五四”以来形成的虽不算多却也不算少的现代文人群体,在1949年后思想改造的大环境中是如何生活、思考和工作的?

他们在检讨交心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他们的检讨是如何影响到文学的?

导致他们检讨并最终完成思想转变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都是学界需要也应该做出回答的。

作者简介

商昌宝(1973 ~),男,吉林敦化人。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职于延边大学多年,2005年考取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学者李新宇教授,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任职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曾先后在《二十一世纪》、《鲁迅研究月刊》、《文艺评论》、《扬子江评论》、《粤海风》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信息

导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本文的目标、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检讨:特殊时代的文化现象
一、检讨的内涵与溯源
二、思想改造与检讨浪潮
三、检讨的文化意蕴
四、检讨书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反动作家”:在检讨中退场
第一节 朱光潜:思想的折戟与学术的转向
一、时运不齐:检讨之先河
二、命途多舛:向“人民”投降
三、退却中的“防守”
第二节 沈从文:在沉默中“谦退”
一、“雨未来,风满楼”
二、转行:被动中的主动选择
三、在沉默中检讨
四、经受住实践检验
第三节 萧乾:两栖思想的重创
一、归来的“未带地图的旅人”
二、十字路口的选择
三、“带上地图的旅人”
四、在“阳谋”中被流放
第三章 “进步作家”:在检讨中转化
第一节 巴金:在主动与被动之间转向
一、生活的转变
二、欣然接受改造
三、在颂歌与遵命文学中
四、说真话与补写检讨
第二节 老舍:在积极紧跟中迷失自我
一、并非艰难的选择
二、思想转变的必然
三、顺应时势,自觉检讨
四、“做的”比“说的”好
第三节 曹禺:“摄魂者”的舞台人生
一、新、旧角色的转变
二、渐入戏境
三、戏我两忘
第四章 国统区左翼作家:在适应与不适应中检讨
第一节 夏衍:在“惑”与“不惑”之间
一、在“左”与“右”的漩涡中
二、“足以为训”三、在“未死”与“方生”间
第二节 茅盾:尴尬人的尴尬境遇
一、尴尬的角色
二、尴尬的遭遇
三、评论、创作两尴尬
第三节 胡风:“误入歧途”与悲怆之旅
一、在被动与主动之间确定角色
二、在“两条战线”中艰难迈进
三、退却:“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自我批判与暴力清场
第五章 解放区作家:反复检讨为哪般
第一节 丁玲:由高峰跌入低谷
一、从两种心境中走来
二、两种角色的倾情演绎
三、在个性与党性的两难中
第二节 赵树理:“方向作家”的受挫
一、赵树理与“赵树理方向”
二、问题的根源
三、找不到方向的“方向作家”
四、守不住的“农民启蒙”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往自己身上泼脏水的文人们 杨津涛 刊于2012年2月19日《羊城晚报》 有多少人在学生时代曾有过写检讨的经历?反正我记得小时候好多同学不是因为上课睡觉,就是没有做完功课而被要求交上一份...

评分

往自己身上泼脏水的文人们 杨津涛 刊于2012年2月19日《羊城晚报》 有多少人在学生时代曾有过写检讨的经历?反正我记得小时候好多同学不是因为上课睡觉,就是没有做完功课而被要求交上一份...

评分

往自己身上泼脏水的文人们 杨津涛 刊于2012年2月19日《羊城晚报》 有多少人在学生时代曾有过写检讨的经历?反正我记得小时候好多同学不是因为上课睡觉,就是没有做完功课而被要求交上一份...

评分

往自己身上泼脏水的文人们 杨津涛 刊于2012年2月19日《羊城晚报》 有多少人在学生时代曾有过写检讨的经历?反正我记得小时候好多同学不是因为上课睡觉,就是没有做完功课而被要求交上一份...

评分

往自己身上泼脏水的文人们 杨津涛 刊于2012年2月19日《羊城晚报》 有多少人在学生时代曾有过写检讨的经历?反正我记得小时候好多同学不是因为上课睡觉,就是没有做完功课而被要求交上一份...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是阉割版,但是也很棒了。昌宝兄的著作总给人一种惊喜,帮助读者开拓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评分

这真的是一本可以看得到历史,人性,良心的书。敢于,愿意选择这个命题,我想,仅仅靠勇气,远见,是不够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当年的作家正在,已经,还未消失的良知,也能看到,感受到作者的良知。

评分

唉,调剂,说不定跟商老板咯。

评分

费希特: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力量,那又用什么来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

评分

虽然是阉割版,但是也很棒了。昌宝兄的著作总给人一种惊喜,帮助读者开拓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