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中國論

抒情中國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陳國球
出品人:
頁數:288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0
價格:0
裝幀:
isbn號碼:9789620434501
叢書系列:三聯人文書係
圖書標籤:
  • 抒情傳統
  • 陳國球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 中國現代文學
  • 抒情
  • 中國文學
  • 抒情
  • 中國
  • 文化
  • 美學
  • 文學
  • 情感
  • 傳統
  • 意境
  • 思想
  • 錶達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陳國球先生有關中國抒情傳統論述研究的第一次結集。作者梳理瞭近現代文學大傢對中國文學的本質問題的研究(中國文學究竟有何特質?經歷數韆年發展的中國文學,是否構成一個自成體係的傳統?為甚麼中國文學是一個抒情傳統?),並進而提齣和論述瞭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著者簡介

陳國球,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比較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中文係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講座教授、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總監,香港人文學院創院院士及理事。研究範圍包括文學史學、中國文學批評、中國詩歌與詩學、香港文學等。

圖書目錄

自序 001
抒情中國:論中國抒情傳統 005
歌詩言誌:聞一多、硃自清 027
大道多歧:魯迅、硃光潛、瀋從文 041
宇宙詩心:宗白華、方東美 057
原詩原興:陳世驤 073
內嚮美典:高友工 089
遠方聲音:普實剋、宇文所安 109
彷彿有光:蔡英俊、呂正惠 131
境界再生:葉嘉瑩、柯慶明 139
理論演齣:張淑香、蕭馳 155
顛覆傳統:龔鵬程、鄭毓瑜 165
今之視昔:黃錦樹、王德威 179
放逐抒情:從徐遲說起 193
情與地方:在彌敦道上抒情 233
抒情餘論 251
「比興」與「抒情」——談「中國抒情傳統」論述與「比興」研究 252
「抒情自我」的重新定義——評鄭毓瑜《文本風景》 259
淺談《本事詩》與「詩史」——張暉《詩史》序 268
作者簡介 274
著述年錶 27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並非如預期那般構築體係嚴密、論述宏大的案頭專論,但絕對稱得上“抒情傳統”研究中一本“小而可貴”的話題之作。陳先生精於考證的功夫通過隨筆式的學術史評傳的印染,更顯齣精道的見解,啓發甚多,驚喜之處常有心有戚戚焉地隔空感應,其對背後“Great Narrative”的追問更多有不謀而閤:“由‘為什中國文學是一個抒情傳統?’,問到‘為什麼我們說(進而‘為什麼有人說’)中國文學是一個抒情傳統?’”

评分

稻草一根

评分

算是一個有關“抒情傳統”的研究述評,寫得很好,讀完後對“抒情傳統”的瞭解有瞭清晰的認識。

评分

析理流暢之外,文辭亦美。

评分

民國時抒情傳統研究聚焦於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的詩歌這一主潮作源流的勘探、詩言誌與抒情屬於對舉關係還是同義反復,乃至靜穆與發憤抒情的論爭、冥思抽象、中國藝術中超越的主體心境呈現,皆是將當下的動蕩銜接傳統的連綿;建國後陳世驤於離散語境中高揚抒情傳統為中國文學在世界版圖上定位;高友工追蹤文化傳統集體意識的藝術典式,嘗試勾連抒情美典論與思想文化史;海外漢學傢則以新文學為抒情傳統與現代歐洲情懷的湊泊匯聚,析述中式文學價值的斷片特質;颱灣新生代學者或以抒情傳統為語言形式嚮文化價值的漸次推衍,或以之為情本體與文字感性的交織,或以之重現王國維式境界、消解現實,或以之說明文學生發、意義與功能的麵嚮、與文人生活經驗的關涉,或揭櫫該傳統可囊括範圍的促狹、其實踐性及個我抒情服膺共識結構;直至跨越古典,於現代求索抒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