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球先生有關中國抒情傳統論述研究的第一次結集。作者梳理瞭近現代文學大傢對中國文學的本質問題的研究(中國文學究竟有何特質?經歷數韆年發展的中國文學,是否構成一個自成體係的傳統?為甚麼中國文學是一個抒情傳統?),並進而提齣和論述瞭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陳國球,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比較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中文係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講座教授、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總監,香港人文學院創院院士及理事。研究範圍包括文學史學、中國文學批評、中國詩歌與詩學、香港文學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並非如預期那般構築體係嚴密、論述宏大的案頭專論,但絕對稱得上“抒情傳統”研究中一本“小而可貴”的話題之作。陳先生精於考證的功夫通過隨筆式的學術史評傳的印染,更顯齣精道的見解,啓發甚多,驚喜之處常有心有戚戚焉地隔空感應,其對背後“Great Narrative”的追問更多有不謀而閤:“由‘為什中國文學是一個抒情傳統?’,問到‘為什麼我們說(進而‘為什麼有人說’)中國文學是一個抒情傳統?’”
评分稻草一根
评分算是一個有關“抒情傳統”的研究述評,寫得很好,讀完後對“抒情傳統”的瞭解有瞭清晰的認識。
评分析理流暢之外,文辭亦美。
评分民國時抒情傳統研究聚焦於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的詩歌這一主潮作源流的勘探、詩言誌與抒情屬於對舉關係還是同義反復,乃至靜穆與發憤抒情的論爭、冥思抽象、中國藝術中超越的主體心境呈現,皆是將當下的動蕩銜接傳統的連綿;建國後陳世驤於離散語境中高揚抒情傳統為中國文學在世界版圖上定位;高友工追蹤文化傳統集體意識的藝術典式,嘗試勾連抒情美典論與思想文化史;海外漢學傢則以新文學為抒情傳統與現代歐洲情懷的湊泊匯聚,析述中式文學價值的斷片特質;颱灣新生代學者或以抒情傳統為語言形式嚮文化價值的漸次推衍,或以之為情本體與文字感性的交織,或以之重現王國維式境界、消解現實,或以之說明文學生發、意義與功能的麵嚮、與文人生活經驗的關涉,或揭櫫該傳統可囊括範圍的促狹、其實踐性及個我抒情服膺共識結構;直至跨越古典,於現代求索抒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