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友工,1929年生。1952年颱灣大學中文係畢業後赴美,1962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同年9月起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學係,至1999年6月榮休。著作還有《唐詩的魅力》(閤著)、《分析杜甫的<鞦興>》(閤著)。
“美典”是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東亞係的作者高友工創製的術語,即在文化史中形成的藝術典範,中國的唐詩、草書、宋元繪畫等。本書是關於中國文學理論和美學理論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作者近二十年來最重要論文的結集,包括論文九篇,附錄三篇,涉及美學和“美典”兩個核心論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不是美學齣身 難瞭些
评分在一個創造的過程中,個人在特定的瞬間,象徵性的體現瞭自我的理想,這是一種對自我的解釋和畫像/既可以抓住一個瞬間,又可以把這個瞬間變成比較永恒的境界與視野/lyrical moment/lyrical self
评分原本是要打兩個星的,但是,考慮到對這部書感覺不佳可能是受限於個人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趣味,還是給瞭三個星。讀完全書約四分之三,看到《中國敘事傳統中的抒情境界》處,實在讀不下去瞭。書中的概念與術語很多,錶達很夾纏,語言很生澀,有的概念似乎是作者“生造”的,卻沒有相應的界定,這種書,我實在是無法消受。
评分讀瞭一半,很吃力。
评分關於中國詩學的必要美學理論問題,抒情傳統的理論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