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收論文以蘇軾、王安石以及黃庭堅等人的文學作品和文學活動為論題,考察瞭這些文人及其作品與政治、傳媒以及與其他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展現瞭海外學人對這些論題的研究所達到的深度。
內山精也(Uchiyama Seiya),1961年1月生於日本新瀉縣。1992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文學碩士。曾任橫濱市立大學副教授。宋代詩文研究會會刊《橄欖》主編。閤著有《續校注唐詩解釋辭典·附曆代詩》(鬆浦友久主編,大修館書店2001年4月)、《宋詩選注》1-4(錢锺書著,平凡社東洋文庫2004年1、5、12月,2005年5月)等。
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評分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評分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評分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評分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在對《明妃麯》的同題創作中推演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對蘇軾次韻詩詞的研究、對王安石和黃庭堅的關係的考察。能看齣對硃剛的影響。
评分在對《明妃麯》的同題創作中推演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對蘇軾次韻詩詞的研究、對王安石和黃庭堅的關係的考察。能看齣對硃剛的影響。
评分不乏新見,對黃庭堅、王安石關係的發掘,對蘇軾自次韻、和陶詩的解讀,以雕版傳媒的興起區分王安石與蘇軾的詩歌時代,等等。這書最有意思的地方是與標題緊密相關的似乎僅僅是烏颱詩案係列,但後麵的文章又將媒介的概念泛化瞭,文本、文獻、士大夫互為媒介。不知傳媒是否也可劃入其中。
评分不乏新見,對黃庭堅、王安石關係的發掘,對蘇軾自次韻、和陶詩的解讀,以雕版傳媒的興起區分王安石與蘇軾的詩歌時代,等等。這書最有意思的地方是與標題緊密相關的似乎僅僅是烏颱詩案係列,但後麵的文章又將媒介的概念泛化瞭,文本、文獻、士大夫互為媒介。不知傳媒是否也可劃入其中。
评分不乏新見,對黃庭堅、王安石關係的發掘,對蘇軾自次韻、和陶詩的解讀,以雕版傳媒的興起區分王安石與蘇軾的詩歌時代,等等。這書最有意思的地方是與標題緊密相關的似乎僅僅是烏颱詩案係列,但後麵的文章又將媒介的概念泛化瞭,文本、文獻、士大夫互為媒介。不知傳媒是否也可劃入其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