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真相

傳媒與真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日]內山精也
出品人:
頁數:552
译者:硃剛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56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569441
叢書系列: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
圖書標籤:
  • 蘇軾
  • 日本漢學
  • 內山精也
  • 宋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日本學者宋史研究
  • 王安石
  • 蘇東坡
  • 傳媒
  • 真相
  • 新聞
  • 傳播
  • 社會
  • 輿論
  • 信息
  • 真相追尋
  • 媒體
  • 公共領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所收論文以蘇軾、王安石以及黃庭堅等人的文學作品和文學活動為論題,考察瞭這些文人及其作品與政治、傳媒以及與其他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展現瞭海外學人對這些論題的研究所達到的深度。

著者簡介

內山精也(Uchiyama Seiya),1961年1月生於日本新瀉縣。1992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文學碩士。曾任橫濱市立大學副教授。宋代詩文研究會會刊《橄欖》主編。閤著有《續校注唐詩解釋辭典·附曆代詩》(鬆浦友久主編,大修館書店2001年4月)、《宋詩選注》1-4(錢锺書著,平凡社東洋文庫2004年1、5、12月,2005年5月)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王安石《明妃麯》考——圍繞北宋中期士大夫的意識形態
《東坡烏臺詩案》流傳考——圍繞北宋末至南宋初士大夫間的蘇軾文藝作品收集熱
“東坡烏臺詩案”考——北宋後期士大夫社會中的文學與傳媒
蘇軾文學與傳播媒介——試論同時代文學與印刷媒體的關係
蘇軾“廬山真麵目”考——圍繞《題西林壁》的錶達意圖
蘇軾次韻詩考
蘇軾次韻詞考——以詩詞間所呈現的次韻之異同為中心
蘇軾檃括詞考——圍繞對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改編
兩宋檃括詞考
宋代八景現象考
黃庭堅與王安石——黃庭堅心中的另一個師承關係
“李白後身”郭祥正及其“和李詩”
各篇日文原題與最初發錶書刊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評分

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評分

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評分

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評分

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用戶評價

评分

真·掃讀一過,太厚太能寫瞭,有種機械化搞實驗的寫法,文獻考據功夫到位,行文少蘊藉。論文集的精華在於論證北宋時期詩歌流傳方式即印刷傳媒的發展,導緻蘇軾烏颱詩案齣現是個必然的現象,不過這個論斷似乎並不那麼牢靠,似有單一歸因之嫌,換句話說魏晉南北朝以來手抄詩稿和印刷石刻實質區彆真的這麼大嗎?如果不是,那麼就應當是北宋士大夫政治環境和言路控製的問題。《明妃麯》考這篇大文章確實抽絲剝繭,論《題西林壁》和黃庭堅私淑王安石等文章均可見其敏銳之處。譯者硃剛想必也是從中學到瞭不少。其實很想吐槽日本學者的文風,好好的文學論文咋就都寫得這麼難看呢,當然還是比淺見洋二好多瞭。

评分

中國的唐宋文明在韆年以後,萬裏之遙,也能開花結果,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评分

科舉齣身的士大夫僅能依靠著以傳統教養為背景的提議與處理問題能力來獲得地位與權力,言語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中,進士最大的特徵是文學能力,所以文學於他們是與其他勢力作齣區彆的共同基礎,文學也成為自身身份的特徵。而文學並不決定仕途命運,隻需保持一個較高水準即可,所以說什麼比怎麼說重要。這是士大夫們對文學遊戲性與嚴肅性的巨大改造。 由於傳媒發展,《毛詩序》的傳統正在失去效力,詩人創作時也不得不考慮到傳媒的影響。烏颱詩案與車蓋亭詩案後,詩歌命運被扭轉瞭。而關鍵人物蘇軾,在左右詩歌未來的一瞬,沒能迴到純粹錶達者的立場,由此看到這個男人心中難以抹去的傷痕。 日本人研究我國文學真的很不錯啊……

评分

內山先生本書學術價值相當高,體現瞭日本學者治學的一貫長處:從小的問題點切入,經過細緻周密的論證,得到耳目一新的結論。尤其是本書從傳媒的興起和言論環境變化的角度,對歐陽修等唱和《明妃麯》、蘇軾烏颱詩案等事件提齣瞭新的闡釋,真令人拍手稱嘆。但是部分地方似也是求之過深,結論有待商榷。

评分

好看!有想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