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

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古籍出版社
作者:严绍璗
出品人:
页数:340
译者:
出版时间:2000-1-2
价格:14.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5193762
丛书系列:中国文献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文献学
  • 严绍璗
  • 日本
  • 域外汉籍
  • 日本汉学
  • 古文献学
  • 汉籍流布
  • 文獻學
  • 汉籍
  • 日本
  • 流布
  • 汉籍研究
  • 东亚文化
  • 古籍
  • 文献传播
  • 中日关系
  • 学术交流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探讨中国文献典籍向日本流布的轨迹与形式,研究日本对汉籍的保藏与吸收,评估汉籍对日本社会生活发展在各个层面上的作用与影响,便成为亚洲文化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当然,中国文献典籍在域外的传播,它本身就权成了中国文献学的一个特殊系统。从本质上讲,它是国内文献学在境外另一种异质文化背景下的延伸。因此,它的研究既具有了中国文献的学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又具有了文化比较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简介

严绍璗,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北大日本研究中心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日文学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1940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主任、北大古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等。

目录信息

前言
上编 汉籍流布概论编
第一章 汉籍东传日本的轨迹与形式
第一节 以人种交流为自然通道的传播形式(六世纪─八世纪末)
第二节 以贵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传播形式(八世纪末─十二世纪)
第三节 以禅宗僧侣为主体的传播形式(十三世纪──十六世纪)
第四节 以商业为主要通道的传播形式(十七世纪──十九世纪)
第二章 日本的汉籍目录学著作研究
第一节 日本古代汉籍目录学著作的类别
第二节 藤原佐世《本朝见在书目录》研究
第三节 森立之等《经籍访古志》研究
第三章 日本刊印之汉籍(和刊本)研究
第一节 日本古代版刻的起始与《百万塔陀罗尼经》
第二节 和刻外典汉籍的发生
第三节 五山版刻事业与汉籍“五山版”
第四节 “正平本”《论语集解》考辨
第五节 元人刻工俞良甫与汉籍“博多版”
第六节 “官版”的刊行与活字印刷的肇始
第七节 江户时代私人汉籍刊印事业的发端
第四章 二十世纪初甲骨文字与敦煌文献东传日本纪事
第一节 甲骨文字的东传
第二节 敦煌文献的东传
第五章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献典籍的劫夺
第一节 日本军队对南京的“文献扫荡”
第二节 中国各地汉籍被劫举例
第三节 全国古文献、古文物被劫概述
第四节 对军国主义的抵制与寻求中日文化关系的新的出发点
下编 汉籍流布特藏编
第六章 宫内厅皇家的汉籍“御藏”
第一节 宫内厅书陵部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御藏”内中国失佚之宋人宋刊
第七章 日本汉籍的公家特藏
第一节 国家公文书馆(内阁文库)的汉籍特藏
第二节 东洋文库及其汉籍特藏
第三节 足利学校与汉籍“足利本”
第四节 金泽文库与汉籍“金泽本”
第五节 东京国立博物馆汉籍写本艺术珍品特藏
第八章 日本汉籍的私家特藏
第一节 静嘉堂文库与“<百百>宋楼”等秘籍
第二节 杏雨书屋与恭仁山庄本汉籍
第九章 日本大学系统的汉籍特藏
第一节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汉籍特藏
第二节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汉籍特藏
第十章 日本宗教组织的汉籍特藏
第一节 真言宗真福寺的汉籍特藏
第二节 日光山轮王寺的“天海藏”
第三节 日本中部与近畿寺庙的汉籍特藏
第四节 天理图书馆的汉籍特藏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毕竟这书要有版本学,目录学方面的知识和对日本历史有所了解才看的明白,我只当消遣书在睡前看,承兴而看,兴尽而掩,所以没有看到结尾。 但也修正了我的一些观点,原来日本以前是通过购买,赠与等方式得到中国的书籍,并不尽是抢去的。 但到抗战前是巧取豪夺,抗战时是掠夺...

评分

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第1版 2000年1月第2次印刷 P198~201,上编 汉籍流布概论编/第五章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献典籍的劫夺/第二节 中国各地汉籍被劫举例 严绍璗于日本外交档案中查找到中国战时“文化财”...  

评分

毕竟这书要有版本学,目录学方面的知识和对日本历史有所了解才看的明白,我只当消遣书在睡前看,承兴而看,兴尽而掩,所以没有看到结尾。 但也修正了我的一些观点,原来日本以前是通过购买,赠与等方式得到中国的书籍,并不尽是抢去的。 但到抗战前是巧取豪夺,抗战时是掠夺...

评分

毕竟这书要有版本学,目录学方面的知识和对日本历史有所了解才看的明白,我只当消遣书在睡前看,承兴而看,兴尽而掩,所以没有看到结尾。 但也修正了我的一些观点,原来日本以前是通过购买,赠与等方式得到中国的书籍,并不尽是抢去的。 但到抗战前是巧取豪夺,抗战时是掠夺...

评分

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第1版 2000年1月第2次印刷 P198~201,上编 汉籍流布概论编/第五章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献典籍的劫夺/第二节 中国各地汉籍被劫举例 严绍璗于日本外交档案中查找到中国战时“文化财”...  

用户评价

评分

介绍性质,然而疏漏依然不少,无甚必读性。

评分

为什么那么多引文没有出处。。。。抓狂。

评分

有大量的史料支撑,严先生真博学

评分

唉没法儿说吧。有先行研究的不出注,不太好,还有这儿那儿的错。怀疑作者没有看过原书,直接挪用了一些日本学者比如川瀬一馬啊福井保的论文。

评分

目前日藏漢籍方面可供參考的通論性文章不多,這本其實是不錯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