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提问

循环提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
出品人:
页数:331
译者:[德]弗里茨•B.西蒙
出版时间:2013-8
价格:4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97567
丛书系列:心理治疗译丛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家庭治疗
  • 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
  • 系统治疗
  • 提问
  • 心理干预技术
  • 方法论
  • 循环思维
  • 提问技巧
  • 认知提升
  • 问题解决
  • 批判性思维
  • 自我反思
  • 逻辑结构
  • 深度思考
  • 学习方法
  • 思维训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循环提问》是一部专业的心理学著作。会谈技术是系统式治疗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生活经历彼此交织的人们,在行为模式上也往往相互制约。“循环提问”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谈技术,它的目的,就是将人们在行为上的相互制约性清晰地展现出来。

本书以具体的案例和会谈作为例证,将各种不同的提问技术勾画出来并进行分析讲解。通过对治疗会谈的再现,本书为读者们清晰地呈现了会谈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环节;借助附带的评论,本书还展现了治疗师针对不同会谈环节所做的理论上的思考。除了治疗技术以外,家庭动力的视角也是本书的一部分内容。对于那些对系统式治疗感兴趣的人而言,特别是对于那些热衷于将系统式治疗在实践层面上运用的人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引人入胜的书。

作者简介

作者Fritz B. Simon(弗里茨·B.西蒙),教授,医学博士,系统式治疗师及咨询师。德国海德堡系统式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目前任该所所长。著有关于系统理论及系统式治疗的重要基础理论著作,如《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车和我》、《不学习的艺术》、《健康的另一面》等。

作者Christel Rech-Simon(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析治疗师。多年来从事精神病学临床工作,继而开办了自己的心理治疗诊所。与人合著有《给义父母的生存建议》。

译者于雪梅,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教育学博士及博士后,洪堡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目前为同济大学教授。

目录信息

1.前言
1.访谈
2.治疗的意义/澄清背景/治疗师的中立
(施耐德一家)
3.治疗的目标(巴斯蒂安一家,第一部分)
4.解释/解构和建构/“负面思考的积极力量”
(巴斯蒂安一家,第二部分)
5.互相制约/“黑色的想象”/作为权力工具的症状
(格拉赫一家,第一部分)
6.问题的外部化和拟人化/对改变保持中立
(卢卡斯一家,第一部分)
7.过错的分解/具体化/“奇特的结”(迪茨一家)
8.精神病院的角色/机构的帮助导致的慢性化
(弗洛林先生)
9.个别治疗的问题/治疗师的帮助导致的慢性化
(比格女士)
10.医生会诊/陷入僵局的个别治疗(福克斯女士)
11.夫妻治疗/症状行为对二人关系的影响
(舍恩贝格先生和舍恩贝格太太,第一部分)
Ⅱ.暂停
12.中期评语:干预或交谈?
……
3.结尾干预
4.指导帮助——工具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小组读书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大家分角色扮演其中的人物对话,很有意思的方式学习。 一个人阅读的时候很难得到的体会,在小组中体会到了,每一个分别说一说这样的对话时,他的感受,他的想法,丰富了原本在书中的案例的阅读体会。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比观摩现场的系统式家庭治疗还给力

评分

这的确是以咨询师为专家的位置所进行的干预,需要理论框架下做大量的解释说明,以及给予明确指导的“家庭作业”。净提一些看似荒诞的问题,但每个问题都有目的。当看到提问中显示出家庭中那些牢固似乎没什么可改变的死循环模式时,就体验到了自己心中的同样无助的焦急与慌乱,而治疗师将根据假设的系统联动模式注入干扰因素或将其故意维持时,新的可能就神奇的自己出现了,非常有趣。

评分

9 一刷 好书!!值得反复读

评分

值得反复刷

评分

专业心理学书籍,李松蔚老师荐书。通过具体案例说明系统论家庭治疗的流程原理及方法原则。对话部分因为是外国人,语境和说法跟国人不同,显得比较生硬;加上某些段落比较艰深,如果不是事先听过李老师的课,对系统论有一定了解的话,本书还是比较难读的,不适合作为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