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的技艺(第2版)》(作者马克·布洛克)台湾和大陆分别在1989年和1992年推出中文本,在中国史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1993年,法国出版了由布洛克的长子根据奇迹般新发现的原稿重新整理的文本,对吕西安·费弗尔在整理中所做的许多改写、移动、删削和增补等,一一做了订正,使该书面貌有非常大的改观。作为史学大师治史经验的结晶,《历史学家的技艺(第2版)》从历史审美的角度提出,为历史研究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提醒世人要警惕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注重求真的同时,也要悉心保存历史的诗意;在对历史进行体悟的同时,要善于从历史遗迹找寻历史的脉络,注重培养历史学家的反思能力,由古知今,由今知古,力求通古今之变,提升历史研究的境界。
马克·布洛克(Marc Bloch,1886-1944),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法国犹太裔史学大师。1929年,与同事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1878-1956)合作,创办并且主编《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1936)、巴黎大学(1937-1940)、蒙彼利埃大学(1941-1942)等校教授。1943年,在里昂加入自由射手组织,成为抵抗运动的一员。1944年6月,被德国人杀害。著有《法国农村史》、《奇特的溃败》、《封建社会》、《历史学家的技艺》和《史学论文集》等书。20世纪末法国出版的《历史科学辞典》称他为“本世纪两到三位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或许,是他给予了历史科学的变革以最具决定意义的也最为持久的影响”。
进入大学来任由天性发展,不加修剪······已然变成了晚上一两点才睡的夜猫族了啊~早上七点起,瞥见窗前一滩阳光,心里会觉得温暖,并慢慢充盈着正能量。反之,打个哈欠略带慵懒,洗洗漱漱,抬头看镜子里头发散乱,不施脂粉的自己,报以大大的微笑O(∩_∩)O~心里自然...
评分注:对于一个人物,一种思潮的评价不能脱离于其时代,对于布洛赫这本紧密扎根于其时代的作品尤其如此。本文第一部分是对本书作者,学派和时代的简要介绍。 1. 马克-布洛赫与他的时代 马克-布洛赫其人 马克-布洛赫,乃是是法国名噪一时的年鉴学派领袖及其创始人。马氏1886年...
评分注:对于一个人物,一种思潮的评价不能脱离于其时代,对于布洛赫这本紧密扎根于其时代的作品尤其如此。本文第一部分是对本书作者,学派和时代的简要介绍。 1. 马克-布洛赫与他的时代 马克-布洛赫其人 马克-布洛赫,乃是是法国名噪一时的年鉴学派领袖及其创始人。马氏1886年...
评分4p 张和声:要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历史亦不可囿于历史。 9p 轻视求证,与求实相悖;但把手段当做目的,为考证而考证则无非是虚掷光阴的博学游戏。 22p 如果掉以轻心,伪历史就会殃及信史,我们从而严重脱离了珍视的思想传统。 24p 单纯的爱好往往先于对知识的渴...
评分第一次接触本书,是翻阅海登怀特元史学中所引,布洛赫儿子童稚的一问,历史学有何用?由此父亲作出了回答,为历史学辩护。后来翻史学引论参考书目的时候,选择了此书,图书馆借来之时,大为惊讶,竟是薄薄一册,不足两百页。读毕,沉思,感到深深的遗憾。 陈寅恪作柳如是别传,...
每读一次都会是对自己的警醒(这是第一遍)
评分新译本,根据法文手稿本来的...为啥感觉和之前的译本翻译差距很大?
评分当人们对布洛克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提出的历史研究规范性思想习以为常时,恰恰说明了此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学术价值而具有了特定的历史意义了…这种意义留给后人更多的则是一个翻新的,并且可以不断深化探究的依据…P.S.很祥实的译本…
评分[它本身的意義更大吧。]这个新翻译可以的。加上读第二遍,所以之前没明白的大都居然懂了...
评分忘记了谁推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