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口述者李仲轩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唐维碌、尚云祥和薛颠门下,深得形意拳大义;后隐于市井几十年,不为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所侵扰,洁身自好;及至晚年,机缘巧合之际,娓娓道来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传统武术界的人物风貌图,并透露了许多从前秘而不宣的练武秘技。滴水映月,令后学者得以窥见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一代形意拳大师,为什么甘愿做一个普通的看门人?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为什么又突然开口,将自己毕生经验和盘托出?《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为您讲述一个真实的武林,讲述在那个武术被称为国术的时代中国传统武者的爱恨情仇。书中有武林旧事,有老一辈武者的思维意识,更有中华武术所独有的训练体系。
李仲轩(1915—2004),名軏,字仲轩,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的弟子,武林名号“二先生”。其父系和母系均为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因遵守“武林人士不能有官场身份”的门规,放弃做官机会。
34岁自武林退隐,遵守与尚云祥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在海内外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徐皓峰,导演、作家、道教研究学者、民间武术整理者。
1973年生。高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油画专业,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文学作品:
纪实文学
《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武人琴音》
长篇小说
《道士下山》《国术馆》《大日坛城》《武士会》
短篇小说集
《刀背藏身》
影视评论集
《刀与星辰》
话剧作品:
《北京无冬天》(导演)
《这块儿的黎明静悄悄》(导演)
电影作品:
《倭寇的踪迹》(导演、编剧)入围68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箭士柳白猿》(导演、编剧)获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佳动作设计提名
《一代宗师》(编剧)荣获201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大三的时候,开始习武。 因为我所学的专业的缘故,这门武术课是必修课程,也就是说它跟我的其他课程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试不及格是要补考的。全班磨拳搽掌,等待看我补考的模样。 从蹲马步开始,扎的是四平桩。第一天上课,李老师表情严肃,手持戒尺,稍一站...
评分一:愿景。 想习武健身了,想了几条理由: 1,通筋脉,去脚麻(马桶或可能的打坐而言) 2,提精神,去昏沉--整天昏聩无聊的打瞌睡,被动消极 3,健体魄,欺负(或帮助)人 形意拳没人带,先找找八段锦自学下 我挺认真的。 二:说书。 这书基本是个资料汇集,网上搜...
评分去影院看了《一代宗师》,就想起这本书来了。影片中叶问在过三关的时候,第二关就是形意拳。就让我想到这个。所以,就把书又翻出来,又读了遍。我不懂拳,但略习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皮毛,了解一些粗浅的中医和易经知识,因此再读李先生的这本口述历史,心中便有了一些响应。...
评分《逝去的武林》是一位隐居市井的形意拳老前辈的口述纪事,文句朴实无华。我早在几个月前就看过这书,看完后满怀遗憾,无处落笔。老人家写得太好,既透彻又动人,情理兼备,字字珠玑。可是他逝世得太早,或者说写得太晚,所以才只有这些。不仅是练形意的人觉得失去了名师,...
评分前日写了篇关于《一代宗师》的短文,谈到武林的仪轨、规矩,便想到《逝去的武林》这本书。此书出版于2006年,由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撰文,讲的是一些武林旧事及李老先生的武学心得。 说到武术,人人都有各自的经验,要么小时候偷偷藏过一本拳谱,要么看过不少香港电影,几乎没...
https://book.douban.com/works/1010962
评分神乎其技,心向往之
评分国民武事,大师精魂,拳术道义,意犹未尽。
评分国民武事,大师精魂,拳术道义,意犹未尽。
评分真正的大师是通达天地的至大至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