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获奖辞: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近代史专家雷颐的新著《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以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重要奏折与信函为切入口,进行了独到的解读。表面上看,他从“为官”、“外交”和“洋务”三个方面考察了李鸿章一生的为人和事功,实际上作者在展现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的同时,更向读者展现了这一幕背后,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
既要做官,又要做事,但首先是自保,这才是李鸿章的立场。全书由这点出发,论及李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对李鸿章作为改革先锋的一面大为褒扬。
本书从李鸿章一生的重要奏折和信函切入,从“为官”、“外交”和“洋务”三个方面考察了李氏一生的为人和事功;既有对其官场老谋深算和打报告艺术的精微探析,更有对衰世忠臣在大变动时代里努力有所作为、又终不能有所大为的无奈与凄凉的同情与感叹,同时那个时代的政治与社会现况,在书中也有深刻的反映。
本书对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重要奏折与信函进行了独到的解读,从中可以看出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也可以看出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李鸿章的官场心机、政治手段,尤其是其向“中央”打报告功夫堪称一绝。可以这么说,凡是有上下级关系存在的地方,本书都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
雷颐
1956年生,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数年,然后当兵、复员,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三年后获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现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取静集》、《经典与人文》、《雷颐自选集》、《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被延误的现代化》、《历史的裂缝》、《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历史何以至此》、《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逃向苍天》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李鸿章的一生功过参半这是毋庸置疑的,后世对李鸿章的评价亦褒贬不一,但我对李鸿章始终抱以崇敬之意。李鸿章一口血一把泪为清朝的苟延残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李鸿章最应被后人铭记的是他极力推进清朝的洋务,倾其力与保守派作斗争,虽然最终也没能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评分我的收获: 李鸿章的发家史及与曾国藩的关系;中国如何一步步失去对藩属国的控制,它们的时间大多外1870年前后;义和团运动下的清廷官员的命运;李鸿章与洋枪队的关系史;洋务运动的艰难开展与李鸿章的手段;中国天朝上国观念的内涵及如何一步步被突破;李鸿章的为人处世(对曾...
评分第一次看李鸿章的书,原以为是本晦涩的书,真正读起来却很轻松,兴趣盎然,一个晚上就看了大半本。书分很多章节,每章截取一个事件,用一篇奏折来做引,并由此延伸,对当时的错综复杂的晚清政局方方面面都涉及,而又点到即止。 感受最深的就是古与今的对比,而今的一些习惯性...
评分读书笔记324: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去年去深圳讲课,张总送我的书,我一直疑心这是本盗版,直到看到错别字。 我一直不喜欢这种模式来解读历史人物,最近这些年,重商主义之下,对于历史人物国内喜欢按照官位,个人的得失来评价,而忘却了历史背景下的家国情怀。 比起曾国藩,我...
评分读书笔记324: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去年去深圳讲课,张总送我的书,我一直疑心这是本盗版,直到看到错别字。 我一直不喜欢这种模式来解读历史人物,最近这些年,重商主义之下,对于历史人物国内喜欢按照官位,个人的得失来评价,而忘却了历史背景下的家国情怀。 比起曾国藩,我...
很喜欢李鸿章,可是文言文好难我看不懂。艰涩得我读了两章就弃书而去了。
评分三星半。描写晚清政局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写法是碎片化的,信息量大,就是有些不成系统。
评分很喜欢这种写法,各个领域,文本从来都是基础。
评分历史造就了一个重臣,晚晴也毁灭了这个重臣,士子们最在乎的,他李鸿章还是没得到,满足了一生的权利欲望,却以签订《辛丑条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本书评述历史人物的办法很是独特,从奏折出发,不偏不急,更多的是让读者自己去看,去体会。
评分每篇首是引一篇李中堂章奏原文,再由此引申其时代背景人物动态。还算不错的。装帧和字句都算考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