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出第一版,此次新版增订3篇访谈录,分享老照片的19个专辑,冯克力主编《老照片》100辑同步亮相——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照片遭遇之种种”,老照片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历史。从影像中“观看历史”,以历史的维度重新“观看照片”,感知存留在照片中个体生命的温度,丰富我们 共同的集体记忆。
收入图片112幅,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有颠覆了历史教科书中已有叙述的、“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有新华社的档案图册里当年被批示为“不宜发表”的照片,有原本由国外教会拍摄保存、后被归于“敌伪档案”的老照片,有属于市井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日常民国”。
冯克力,出生于1954年,《老照片》主编,十余年来潜心于老照片的征集、出版与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
从十九世纪初摄影技术诞生到如今,人类拍摄了多少照片可说是恒河沙数,不可计算。在丰富人类记忆层次上,照片功不可没,比如,你想象中的“鸦片鬼”——佝偻、颓靡、瘦弱——始终不如一张侧躺吸烟的病躯来得更加直观,更加震撼。文字始终是抽象的,无论使用多么精确的措辞和语...
评分这是一部好书。老照片其实就是历史,讲述老照片就是回顾一段历史。有的历史被湮没,有的被篡改,而老照片是一种证据,证明一种存在,但每个观者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拍过照的我们都是知道,有些照片想反映的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有借位碰巧被抓拍到了。就像我老妈给我说过一个事情...
评分最近常常看一些大部头,所以看完这本书一个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浅显。 其实《老照片》定位很好,而且做得也不错,我觉得,不能因为得到很多人认可,不“集成册”觉得可惜,就弄出一本集子来。这就像饭店里的厨子,每天给客人炒菜,有一天有个客人说:“你炒的菜很有特色...
评分似乎从1996年开始,怀旧之风大起,老照片之类出版物应时而生,满大街都是。自己挑来选去,看中的是山东画报的《老照片》。时至今日,其它老照片早已烟消云散,只有这个系列的《老照片》一直出到现在第九十一辑了——自己的眼光一向还是不错的。 照相术自从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
评分在kindle上看完这本书,可惜的是里面的照片太小了,屏幕分辨率高的话,照片小得看不清人脸,而且不可以放大。 说回这本书,是老照片的选登,以前住在图书馆附近的时候,偶尔也会借到《老照片》,或者其他老照片的书。能看到那几个“消失”了的时代的照片,如民国,如抗日,如解...
怀疑此书中的有些话如今已经“不可说”了,很好的影像读解书。
评分对这些凝固照片的一些考究阐述实为高能。照片尚有拍摆态度,那历史呢
评分照片是不错的,解读反而显得较一般了。当然,像冯克力先生这样,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本身已经值得尊重了。
评分我觉得作者不必或者说不该对照片做过多的解读。
评分“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苏珊·桑塔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