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以“国体”之名,让包含殖民地在内的全日本帝国笼罩在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对战争、天皇、国家极端狂热,进而深化其大亚细亚主义与玉碎思想。通过考察日本人的锁国性格与自卑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国家的强制力,以及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鹤见俊辅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从一个在明治时期走向富强,精神思想自由、开放的国家,转变为保守、狭隘,法西斯主义横行的侵略国。他进而解释日本知识分子对国家主义的挣扎、反省、抵抗为何会失败,又如何在受到压迫后屈服“转向”,成为军国主义的“共犯”,最终在国家发动战争时,宣传并正当化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鹤见俊辅(1922—2015),日本思想家、文化评论家、社会运动者。曾任教于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同志社大学。与丸山真男、都留重人等人组成“思想的科学研究会”,其主导的刊物《思想的科学》,为战后日本最负盛名的思想杂志。强调“思想·良心的自由”,积极参与反对越战、推动慰安妇赔偿等运动。着有《战后日本大众文化史》《战争留下了什么》《漫画的战后思想》等。1994年因其对现代思想和大众文化论的贡献以及在野思想的确立,荣获“朝日奖”。
原文见公众号:七寸丁 首先来了解下作者及其思想倾向,鹤见俊辅(1922~2015)日本思想家、大众文化研究学者,出生于东京一显赫家族,其外祖父后藤新平是日本的殖民地经营家,南满铁路的开创者,曾任内务大臣、外务大臣和东京市长。但鹤见俊辅的思想则偏左、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评分本书是鹤见俊辅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授课讲义汇编,称为“精神史”还是单薄了些,大致分了十一个主题,但估计是受限于讲课,很多问题并没深入下去,给出的资料也有些散乱且不知道是为了印证什么。不过,总体看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还是蛮吸引人的。 1.作者尽量用中性词来描述,比如...
评分将新版《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北京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理想国译丛)与老版(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东亚人文100丛书)进行简单地比较。两个版本都是引进了台湾行人出版社2008年邱振瑞的译本,但有如下不同之处: 除了正文和后记以外,老版还有一篇守田省吾撰写...
评分原文见公众号:七寸丁 首先来了解下作者及其思想倾向,鹤见俊辅(1922~2015)日本思想家、大众文化研究学者,出生于东京一显赫家族,其外祖父后藤新平是日本的殖民地经营家,南满铁路的开创者,曾任内务大臣、外务大臣和东京市长。但鹤见俊辅的思想则偏左、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评分翻译真的很拗口,长句的断句经常让人读了两遍还是捋不清关系;校对也是个问题,错别字看到好几处,标点符号也有用错的地方。M系列的书不应该出现这么多这种低级的错误的(黑脸。 抛开这些不谈,看书的话其实也很迷惑。鹤见俊辅的这本书其实是一个演讲集合,受众是加拿大麦吉尔...
全书主要关键词: 国体,转向。以及我认为此书最重要的反而为战争前期跟战时日本共产党的分析,包括日本共产党跟当时政府的关系跟少许日本共产党内部说明。后续三章的内容简单几章无法详细说尽,可看<拥抱战败>更为合适。
评分翻译的不好。
评分略失望,主要内容都浮于表面,摆出现象就匆匆进行后文,以史做为名不太好,总体框架还不错,有些内容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评分主线松散,支线繁多,提出问题、摆出事实,没给出理由和分析,没有论点串联史料,到最后一章才用一段话高度概括本书内容。
评分略失望,主要内容都浮于表面,摆出现象就匆匆进行后文,以史做为名不太好,总体框架还不错,有些内容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