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罗新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5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26664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历史学
  • 罗新
  • 随笔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上海三联书店*
  • ***理想国***
  • 反叛
  • 成长
  • 自由
  • 独立
  • 选择
  • 坚持
  • 突破
  • 自我
  • 清醒
  • 勇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罗新教授近年撰写了许多“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他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的反思与理解。这些与他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发现中国、认识世界异曲同工,一个目的即追索历史的纵深感,尝试发现和讲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本书用一系列个案讨论了诸如历史学家的美德、史料的运用及反思、历史叙述的多样及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怎样超越民族主义史学、古代民族的起源传说与神话、历史研究的想象空间、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进退波动、帝国帝制的内外轻重等问题,以历史学家的方式质疑传统的历史论述,示范了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 我们的历史知识从哪里来?

★ 传统的历史叙述、众所周知的历史认识会不会出错?

★ 为什么历史会被滥用和错用?历史知识为什么会有偏差和错误?

★ 匈奴是故事还是历史?以狼为祖先的是传说还是真实?

★ 西欧骑士身上的佩剑真的来自中国吗?

★ 忽必烈的历史挑战到底是什么?

★ 反思历史叙述的单一与纯粹,示范如何独立、健康地分析和观察历史的典范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历史。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不滥用或错用历史,关乎人类的精神健康与心智发育,而这正是历史学家的职责。确保这一职责得以履行的,是历史学家的美德: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我们熟悉的历史,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与伪史,其中有些将会被揭穿、剔除和取代,有些则因史料匮乏、证据单一而使质疑者无可奈何。怀疑与批判的美德使我们不仅勇于揭破神话、创造新知,而且有助于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

作者简介

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

目录信息

小序
历史学家的美德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一切史料都是史学
遗忘的竞争
当人们都写汉语时
走出民族主义史学
世上本无黄种人
——读奇迈可《成为黄种人》
双螺旋的低语
匈奴:故事还是历史
从于都斤山到伊斯坦布尔
——突厥记忆的遗失与重建
作为历史的狼祖传说
北魏常山公主事迹杂缀
忽必烈的历史挑战
——读杉山正明《忽必烈的挑战》
昔日太宗拳毛騧
——唐与突厥的骏马制名传统
达吕耶的佩剑
——历史与想象的纠结
关于“西有敦煌,东有朝阳”的几点说明
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波动
中华帝国体制的内外轻重
本书所收文章来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是北大历史学者罗新近年随笔合集,该书副标题名为“批判、怀疑与想象力”,18篇文章的主题、取材各自有别,前面几篇高屋建瓴,探讨历史学家应具备的美德,思考历史学有什么用,其他文章分涉书评、文化点评、史料挖掘、疑难诘问等,贯彻始终的是作者身为历...  

评分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读完了,用时将近5个小时。 开篇说过,这本书是来自南方周末2019年度十大好书。我们知道南方周末每年的这十大好书其实是分为两类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之前两本《人生海海》和《人,或所有的士兵》属于虚构类。而这部《有所不为的反叛者》则是属于非虚构...

评分

评分

评分

看罗新老师的文章,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对于历史作用的解释,对历史学家作用和地位的描述,朴素而有深度,我常觉得写文章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 文中对于遗忘和记忆的重点阐述,一方面揭示了社会发展历程中历史被遗忘、改写的客观规律;我想另一方面同样启发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  

用户评价

评分

是的,历史不能试验,不能反复,不能决定现在。但,学习历史让人有立场,有期望,还知道会有丰富的可能。

评分

这本书像冥冥中被安排到我面前的一样,回应了我之前所有未能明晰的感悟和选择,更确切了前行的方向。恰逢其时。【通宵看完了!上一本手不释卷通宵看完的非虚构还是《江城》等我重看再来慢慢整理摘抄。【不轻易接受胜利者的战报,作为一个反叛者,有所不为是一条原则……是历史学家的美德:批判、怀疑与想象力】封底这段话,是近年来最感热血的文字了——不只是历史学家的美德,而是人之为人的美德。

评分

学问高深者,随笔文章亦可以得见其所思所考所关怀所寄托为何物。例如他不仅历史记忆与历史遗忘,质疑历史学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指出史学家的责任——坚守底线,勇敢质疑与反思。前八篇随笔足见史学认识,匈奴,公主几篇足见语源学、碑铭学治学功力,华夏边界等尾篇足见视野格局。

评分

在评价杉山正明的《忽必烈的挑战》时,罗新评价这位学者有几个特点,一是他的著作都有或明或暗的理论来历,对国际学界的诸多流行议题都有所回应,二是他是深谙语文和语言重要性,三是他的著作表面上没有理论的明显痕迹,却能在挑选的细节里抓住读者。罗新之所以注意到杉山的这些优点,是因为他本人的历史研究与历史思维也洋溢着同样的风格。无论是谈论专业性极强的匈奴历史问题还是略带普及性的人种辨析或者民族主义思辨,罗新的东西首先是“好看”,在小的问题细节上抓得很稳——我们大概很难觉察出习以为常的“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这句歌词里隐微的立场问题吧。好几篇文章类似于巴特所谓的“神话学”,是把历史堆叠的层层岩石与观念剥离干净,流露出的历史思维方式也是值得嘉许的,有一种难得的审慎、冷静与克制。

评分

“用最清楚的语言讲最根本的道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