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春夏秋冬倾伏大地
融入微小生命和浩渺天空
一只蚂蚁,亦是一个世界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也与蚂蚁一般脆弱
“你看不见我,并非我的世界一片黑暗,只是因为我小得难以进入你的视线”
200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最美图书制作特别奖”
本书是朱赢椿动物绘本系列的首部作品,此次作者订正部分错讹后推出新版。
小时候,我们总喜欢蹲在地上看蚂蚁,总能发现很多乐趣;长大之后,还会细看蚂蚁搬家的会有几人呢?乍一看,蚂蚁很像人,和人一样觅食、打架、繁衍,甚至像人一样掩埋同伴的尸体。可是,未尝不是人像蚂蚁?高高在上时,人看不见蚂蚁,自以为可以主宰小小蚂蚁的生命;蹲下来时,才发现人和蚂蚁一样值得怜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乃至无情的大自然面前,我们何尝不是如蚂蚁一般脆弱。本书文图结合,设计制作富有巧思,别出心裁的大量留白为阅读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这是一本实验性的图书。我们想借此传达一种特别的理念:阅读的乐趣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书中的大量留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作空间,期望通过与读者的互动收集资讯,与读者共同创造新的书籍。书中简洁的图像和文字只是向读者发出一个邀请,我们相信,更有趣的内容尽在读者自己心里。“无字之经方为真经”,空白之书,留待每一位读者去填空。——朱赢椿
这本书以高雅的美取胜。它体现在高超的设计水准和极少的设计介入,以蚂蚁的角度切入,把蚂蚁的渺小和它与人类的相似性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这本书中,中国的传统元素和当下现代主题得到有趣的结合。空白页和极少的文字体现了佛教对创作者的影响,促使人们去反思,对生命应报以怎样的态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
朱赢椿 / 图
设计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及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所设计图书曾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其中《不裁》被评为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蚁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评为2008年度“最美图书特别奖”。最新作品为《蜗牛慢吞吞》与《设计诗》。
周宗伟 / 文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随笔作品《蚁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评为2008年度“最美图书特别奖”。
流连于南京先锋书店的朋友都会发现,店中有朱赢椿老师的专柜,却不知朱老师于南京师范大学安静一角中大展才情。 一次无意在南师大中看到一书展,原是朱老师举办的德国图书展,一长发男子原来就是隐于学园中的朱赢椿,那日和朱老师一见如故,谈论了很多关于设计的问题...
评分流连于南京先锋书店的朋友都会发现,店中有朱赢椿老师的专柜,却不知朱老师于南京师范大学安静一角中大展才情。 一次无意在南师大中看到一书展,原是朱老师举办的德国图书展,一长发男子原来就是隐于学园中的朱赢椿,那日和朱老师一见如故,谈论了很多关于设计的问题...
评分拿到书的时候随便翻了翻,觉得设计得也一般,可能是之前对最美图书的先入为主观念太深刻了吧。 室友出去打印了一下文档的时间,我就把书读完了。 就内容来看,有那么几句写得不错。虽然我尊重每一个生命,但是我没有思考过太多蚂蚁可能怎么生活的,所以这本书对我还是有所启...
评分我有收藏各种个性的本子的习惯,所以,看到这本《蚁呓》时,就决定做为本子之一收之。这的确只能算是一个本子,而不能算是一本书。全本只有不到200字,每一页都是大片的白,而蚂蚁,小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它却是不可争议的主角。 概念书,对于中国的读者而言,...
评分出发点好,选材好。 文笔不好。无病呻吟。 模仿几米风格,但深度太差。 内容肤浅片面。 外表华丽地低俗。 浪费纸。 没意思。 如果我搬家行李超重,第一本放弃它。
形式大于内容,太多。书不能没有内容。
评分除了密集恐惧,其余都很好
评分朋友给的书,我一点也不喜欢。
评分作
评分#设计大于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