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漫游者

神经漫游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美] 威廉·吉布森
出品人:读客文化
页数:325
译者:Denovo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951331
丛书系列:读客全球顶级畅销文库:威廉·吉布森作品
图书标签:
  • 科幻
  • 威廉·吉布森
  • 赛博朋克
  • 科幻小说
  • 小说
  • 赛伯朋克
  • 美国
  • 外国文学
  • 科幻
  • 人工智能
  • 未来世界
  • 虚拟现实
  • 意识上传
  • 科技伦理
  • 探索
  • 冒险
  • 哲学
  • 孤独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赛博朋克”圣经 • 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

这就是催生了《黑客帝国》的那部小说

它开启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类型,它给了我们“网络空间”这个词,它将这个世界带到了信息时代,它提供了无数灵感给《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以及所有最先锋的音乐、时尚、游戏……

而它仍然新鲜得仿佛昨天才刚刚写出来,仍然眩目得可以震撼到未来三十年的人类。

“这部小说问世十年后,我们才终于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 ——《纽约时报》

“这里有无数个大千世界,这是写给都市流浪人的歌,它如此耀眼,又如此颓靡……” ——《华盛顿邮报》

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

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威廉•吉布森 (William Ford Gibson,1948~)

当代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科幻小说宗师,赛博朋克之父。

他的处女作《神经漫游者》开创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流派,1985年史无前例地囊括雨果、星云、菲利普•K.迪克奖。2005年《时代》将其列入“19 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

吉布森不仅为科幻小说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疆域,他天才的文风和犀利的哲学思辨,更赋予科幻小说一种新的质感与厚度。他的每本小说,均是可以被反复品味、反复重读的当代经典。

他也是“网络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的发明者。如今处处可见的“网络空间”和“虚拟现实”就是因为吉布森小说的影响力而进入了我们的语言系统。

目录信息

第一部 伤心千叶城 /1
第二部 购物之旅 /49
第三部 儒勒・凡尔纳大道的午夜 /117
第四部 迷光行动 /187
终 章 出发与到达 /31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偶然上京东发现这书有了新译本,欣喜若狂立刻下单,还在第一时间通知了以前几个同为科幻迷的小伙伴。小时候在科幻世界上读过吉布森的《整垮珂萝米》和《约翰尼的记忆》,以及另外几个译文版上刊登过的短篇,对他的文字风格印象深刻。神经漫游者作为吉布森的代表作自然是赛...  

评分

加注还是不加注,归根到底,就是,是否愿意把对文本的解释权完全交给读者。文本脱离了作者/译者,就成了读者的文本,每位读者的阅读体验都不会相同。我们只想提供完整的独立的文本,而不想告诉读者,该怎么理解这个词这个表达这句话。 关于加注,其实最担心的,是怕冒犯读者。...  

评分

威廉·吉布森是个传奇,即便对于中国人。抱歉,只能用这个非常讽刺的说法。尽管很多科幻迷对他的大名耳熟能详,尽管很多人都喜欢引用他的名言:“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平均而已”,尽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赛博朋克文化的开创者。但是,他的大部分小说没有中译,即便是大名鼎...  

评分

1984在文学语境下是个寓意深刻的年份。那一年,“老大哥”无所不能的“电幕”还不见踪迹,但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络正在崛起,一部横空出世的《神经漫游者》告诉人们“老大哥”的另一个可能性。 作者威廉•吉布森坦言,《神经漫游者》是创作“危机”时被逼出来的,科幻读...  

评分

偶然上京东发现这书有了新译本,欣喜若狂立刻下单,还在第一时间通知了以前几个同为科幻迷的小伙伴。小时候在科幻世界上读过吉布森的《整垮珂萝米》和《约翰尼的记忆》,以及另外几个译文版上刊登过的短篇,对他的文字风格印象深刻。神经漫游者作为吉布森的代表作自然是赛...  

用户评价

评分

充满感知,无力思考。作者一定对嗑药极有心得,阅读过程像用锉刀磨神经,眼前产生五光十色的幻象。细节多到不能承受。名词真是太有力量,比起沃尔夫那种拿名词当形容词用的家伙,果然还是单纯的名词更强大。拍成电影一定也很棒,糜烂绚丽的千叶城啊……中国的地位超然又炫酷,好像是什么很厉害的幕后黑手一样。结尾收得有点配不上前文调动的情绪和感官。差分机居然有570页真的读得下去吗……

评分

虽然说是经典,但不迷信权威,我对这个小说的观感两极分化,一方面小说里面的幻想让人如此着迷如此晕眩,这可是1983年的小说,当时连win32都没有的年代,却能把科幻写得超前迷幻,回头想想,这30年来,人类的科幻作品在预言与幻想部分如果和这部小说相比,没有一丝进步,甚至连一点点的创意都没有。文中随处可见的赛博概念和网络空间幻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依然惊为天人,很多概念被用于美国大片,让我们一点都不陌生,而其中一部分,已经实现,并融入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作品是伟大的。但是从语言方面,真的是非常非常艰涩,不知道是翻译的作者功力不够,还是本身作者写的就风格如此,读这本小说没有能给我带来畅快淋漓的阅读快感,也没有那种希望在文字上策马千里的激动心情,数度想要掩卷不再深入。

评分

虽然说是经典,但不迷信权威,我对这个小说的观感两极分化,一方面小说里面的幻想让人如此着迷如此晕眩,这可是1983年的小说,当时连win32都没有的年代,却能把科幻写得超前迷幻,回头想想,这30年来,人类的科幻作品在预言与幻想部分如果和这部小说相比,没有一丝进步,甚至连一点点的创意都没有。文中随处可见的赛博概念和网络空间幻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依然惊为天人,很多概念被用于美国大片,让我们一点都不陌生,而其中一部分,已经实现,并融入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作品是伟大的。但是从语言方面,真的是非常非常艰涩,不知道是翻译的作者功力不够,还是本身作者写的就风格如此,读这本小说没有能给我带来畅快淋漓的阅读快感,也没有那种希望在文字上策马千里的激动心情,数度想要掩卷不再深入。

评分

真心实意地说,我不知道该给这样一本神奇的小说打多少分。作为阅读,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作为作者和读者思想的一场交流聚会,在阅读全书的过程中始终被吉布森带着绕进绕出那些数据流和0和1。这本奠定几乎奠定了进步森江湖地位的终极小说可能也能真正称得上终极了。诞生至今30年,你依旧会惊叹于这本小说中的科学设想和光怪陆离的细节描述,尤其是神经网络已成为了定义现在赛博空间的符号和标准。后来无数的电影和小说,无非就是换了一个版本的世界,而最早对这个世界进行定义的就是吉布森本人。到目前为止,你基本上看不到能超越这本小说的赛博小说,就连牛逼得令人发指的尼尔.斯蒂芬森也不行。实话实说,这部小说是一个标杆,只是这个标杆树立得太高了,很难有人有这种视界,这种情怀,这种形而上的思辨,这种对于技术发展的敏锐视觉。推荐。以上。

评分

推进到1/3已经快睡着了,弃。标一下吧。比程序拟人化更无聊的是人拟程序化:心智接入空间化的网络,跑来跑去破解防火墙、植入病毒之类的想象力够贫乏,哪怕是在80年代。看到译者写了篇古龙版故事简介,觉得可能是代沟的原因。就像没法理解网络段子过时大半年后出现在春晚还能让好些观众发笑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