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赛博朋克”圣经 • 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
这就是催生了《黑客帝国》的那部小说
它开启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类型,它给了我们“网络空间”这个词,它将这个世界带到了信息时代,它提供了无数灵感给《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以及所有最先锋的音乐、时尚、游戏……
而它仍然新鲜得仿佛昨天才刚刚写出来,仍然眩目得可以震撼到未来三十年的人类。
“这部小说问世十年后,我们才终于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 ——《纽约时报》
“这里有无数个大千世界,这是写给都市流浪人的歌,它如此耀眼,又如此颓靡……” ——《华盛顿邮报》
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
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
...(展开全部)
威廉•吉布森 (William Ford Gibson,1948~)
当代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科幻小说宗师,赛博朋克之父。
他的处女作《神经漫游者》开创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流派,1985年史无前例地囊括雨果、星云、菲利普•K.迪克奖。2005年《时代》将其列入“19 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
吉布森不仅为科幻小说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疆域,他天才的文风和犀利的哲学思辨,更赋予科幻小说一种新的质感与厚度。他的每本小说,均是可以被反复品味、反复重读的当代经典。
他也是“网络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的发明者。如今处处可见的“网络空间”和“虚拟现实”就是因为吉布森小说的影响力而进入了我们的语言系统。
如果是5年前看这本书,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书中所写的那些事情完全超乎常人的想象范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虚拟空间与每个人的真实生活渐渐分不开了。此时再看此书,不禁“呵”地一声!只能佩服作者非凡的幻想力。以《骇客帝国》为代表的一大批幻想数字世界的影片,很明显...
评分威廉·吉布森是个传奇,即便对于中国人。抱歉,只能用这个非常讽刺的说法。尽管很多科幻迷对他的大名耳熟能详,尽管很多人都喜欢引用他的名言:“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平均而已”,尽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赛博朋克文化的开创者。但是,他的大部分小说没有中译,即便是大名鼎...
评分那时候的科幻小说都不是现在这样兼容并包的,或者说更加兼容并包…… 总之,那时候对于科幻的期待已经转向了新浪潮之后的泛幻想文学,各种作者都进入了科幻的领地,读者处于迷茫和困惑之中。这种时候出现的Cyberpunk着实是一针强心剂,鲜明华丽的风格立刻吸引了一大票读者。致...
评分塞博朋客科幻小说鼻祖,星云,雨果,以及菲利普 狄克三项世界科幻界最高奖黄袍加身,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1984年的不世名作<Neuromancer/神经浪游者>的电影版终于要在2009年和我们见面了! 自从威廉.吉布森与布鲁斯.斯特灵一个主实践一个主理论在80年代中开创塞博朋客流派,斯蒂芬...
评分给这个水平非常有限且写的随便的帖子加一点补充说明: 本帖发于2013年8月11日,但第二天它就从豆瓣的《神经漫游者》图书条目下面消失了(即点开所有评论也找不到)。我进入自己的豆瓣页面,查看自己发过的评论,发现本帖得到0个回复、0个“有用”、16个“无用”。据说只要“无...
这并不是一部好读的小说,所以除非对塞伯朋克科幻风格特别喜欢,否则还是不要轻易踏入了。我看到中间断了好几次,到后半部随着译者状态回升开始进入状态的。作者有着宏大的想象力和颓废的科幻诗意,读起来有种银翼杀手和黑客帝国的既视感。尤其是主人公迷失在海滩边的一段,我怀疑诺兰《盗梦空间》最后海边梦境的直接灵感就源于此。另外赞一下封面封底的设计,有点像机器人版的莫妮卡贝鲁奇啊,这是故事中莫利的原型吗?还有每章之前插页中的图案,分别是围巾、墨镜和钥匙,每个都指代着故事中一个关键情节,非常有心的细节。最后说一下翻译的水准,虽然没看原著但我本能可以感觉出这本书的难译程度。总体来说翻译水准可打7分,第一章译得无功无过,理解无障碍;中间一部分较为生涩,几次想放弃了;但是后三分之一非常精彩,完全抓住了原作的神韵。
评分赛博朋克圣经,相信《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都受了本书的启发,小说画面感很强,但阅读过程简直是折磨,场景频繁切换、人物交替不停,一遍根本看不懂,有机会再细读一遍才成。
评分虽然说是经典,但不迷信权威,我对这个小说的观感两极分化,一方面小说里面的幻想让人如此着迷如此晕眩,这可是1983年的小说,当时连win32都没有的年代,却能把科幻写得超前迷幻,回头想想,这30年来,人类的科幻作品在预言与幻想部分如果和这部小说相比,没有一丝进步,甚至连一点点的创意都没有。文中随处可见的赛博概念和网络空间幻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依然惊为天人,很多概念被用于美国大片,让我们一点都不陌生,而其中一部分,已经实现,并融入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作品是伟大的。但是从语言方面,真的是非常非常艰涩,不知道是翻译的作者功力不够,还是本身作者写的就风格如此,读这本小说没有能给我带来畅快淋漓的阅读快感,也没有那种希望在文字上策马千里的激动心情,数度想要掩卷不再深入。
评分赛博朋克圣经,相信《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都受了本书的启发,小说画面感很强,但阅读过程简直是折磨,场景频繁切换、人物交替不停,一遍根本看不懂,有机会再细读一遍才成。
评分Cyber-Noir + 嗑药文学,以1984年大众对网络的生疏理解不知道当时读来有多云里雾里。感觉吉布森基本上都把分镜头剧本给写出来了居然至今未影视化或动画化(动画恐怕会比小说更合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