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祭》匠心独运,用诙谐而敏锐的手法发掘已被历史抹去的图案,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影响和余波——从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和尼任斯基的芭蕾舞剧《春之祭》的首演,到1945年希特勒的死亡。在这本极为出色的书中,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基借助于普通人的生活和言论、文学作品以及诸如林德伯格越洋飞行和现代第一部畅销书《西线无战事》的出版之类的事件,记述了那场大灾难所造成的人们观念的急剧转变。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好书,一部文化史,它重新定义了我们看待我们过去和未来的方式。
作者简介:
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是多伦多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他受人称道的畅销书《春之祭》曾在九个国家出版,并荣获华莱士•K.弗格森奖和延龄草图书奖,还被《环球邮报》和《纽约时报》列为当年的优秀图书之一。《漫步天明后》(Walking Since Daybreak)也是一部全国畅销书,获得过皮尔逊作家信托基金非虚构类图书奖,并被《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洛杉矶时报》《环球邮报》列为2000年优秀图书之一。他备受期待的《春之祭》续篇《太阳舞》(Solar Dance)也已出版。
译者简介:
李晓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译有《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
神经粗壮意犹未尽,有草草结尾感。当革新和巩固点燃毁灭,当意义和目的陷入迷雾,当井然有序的现实世界坍塌,当理性无以再应对。个体人格和体验成了统一性的唯一堡垒和描述现实的唯一途径通往仅可表达的艺术。 当因饱受战争创伤而变得脆弱失去自信,在重新找到象征和维护的寄托...
评分@在这个物质社会,文艺青年被当作戏虐的对象,他们没有实用价值,无政府主义,扭捏作态。这本书显然可以提供更多的论据,虽然我很怀疑他们会读这本书,但多多少少将会从微博,微信朋友圈获得只字半语,一拍即合。 经济迅速发展强大的德国在法英把持的欧洲蠢蠢欲动,有新仇有旧...
评分得到听书: 首先,作者认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意志文化为了保持自身优越性,进而拯救世界发动的战争,德国的领土野心、政治野心等都在其次。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追问一下,反过来是否更合理?也就是说,所谓德意志文化的优越性,无非是满足德国好战分子的野心而已,战争是人...
评分 评分1.看过很多战争片,一直想要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为什么憧憬战争,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被送上前线?我想我在《春之祭》王晓渔的序中找到了解答的思路,“在精神超越现实的逻辑下,历史不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再具有客观性,而是成为艺术,成为精神性的产物。”“政治成为...
科学的进步和艺术的革命,加剧了社会思潮的涌动,当权人物和普通民众的狂热放大了对武力、战争和权力的狂想。“不战斗的人就是死人,死于战斗的人有所增益”,从此历史被挟持着走上了一条血腥残酷的道路。
评分科学的进步和艺术的革命,加剧了社会思潮的涌动,当权人物和普通民众的狂热放大了对武力、战争和权力的狂想。“不战斗的人就是死人,死于战斗的人有所增益”,从此历史被挟持着走上了一条血腥残酷的道路。
评分细碎的历史拼凑出了现代性末日狂飙的图景,而那种对未来的痴妄在今日之世界也蠢蠢欲动
评分http://www.ximalaya.com/17756636/album/10362916/ 不如骄傲之塔
评分封面好好看 想要做壁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