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國作傢。1846年發錶第一部長篇小說《窮人》,受到高度評價。1848年發錶中篇小說《白夜》。1849年因參加反農奴製活動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刑滿後重新投入文學界,相繼發錶瞭長篇小說《被欺淩和被侮辱的》、《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和中篇《地下室手記》等,為俄國文學留下一筆寶貴的遺産。
1861年俄國農奴製改革,封建主義生産關係迅速瓦解,新的資本主義勢力則以十分野蠻的方式急遽發展。廣大下層人民經受著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雙重剝削,紛紛破産。故事的主人公曾經是個法律專業的大學生,因為貧窮被迫輟學。在經曆瞭反復的思想鬥爭之後,他為自己構建瞭一個理論:“偉人”有殺人的權利。他把自己假想成一個拿破侖式的人物,並在實施瞭自己的殺人計劃後飽受心靈的摺磨。
損害與救贖,貧窮與富有,善良與邪惡,一一上演。貧窮的生活與苦難的摺磨,能夠掩蓋人性的光輝嗎?
从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读《罪与罚》作者:陈翰捷 提交日期:2007-7-4 9:06:00 | 分类: | 访问量:38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以赛亚书9章2节) 冰冷而辽阔的俄罗斯大地,有着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流、铺天...
評分《罪与罚》主要人物关系 A 阿玛莉娅·费奥多罗夫娜·莉佩韦泽。马美拉多夫的房东。 阿廖娜·伊凡诺夫娜。放高利贷的,一个老太婆。 阿凡纳西·伊凡诺维奇·瓦赫鲁申。借钱给主人公母亲的商人。 B 彼特·彼特罗维奇·卢任。杜尼娅的未婚夫,玛尔法·彼特罗夫娜的远亲。 波琳卡,...
評分 評分“当他没有激情的时候,他是没有智慧的。”评论司汤达的这句评价同样能总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大显性特征,读他的作品,读者的很难不被其四溢的激情所感染。重温《罪与罚》仍能感受到身心涤荡、思绪狂潮的震撼。 煌煌50万字,故事情节顺着辍学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放高利贷...
評分“科夫納是一個不顧後果的自學者,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魔力所迷,甚至在讀瞭《罪與罰》之後受其影響,不惜從事盜竊,以解救他所愛的一名貧病交加的年輕女子。一八七七年,科夫納被送往西伯利亞服四年苦役前,從一座莫斯科監獄的牢房裏給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反感猶太人的問題上對他提齣挑戰。”“愛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愛文學。”(Susan Sontag)
评分為什麼早沒人告訴我《罪與罰》有臧仲倫的譯本?這是我買的第三本中譯的《罪與罰》瞭,早知有這個前兩本根本不買瞭
评分看到男主殺人的那段瞭,嚇死瞭。。
评分老陀是寫屌絲的大師。作為一個屌絲深有共鳴。
评分一本小說裏能放進來這麼多東西實在是太需要耗神費思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