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1956年出生于重庆。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著作有:《拯救与逍遥》、《沉重的肉身》,随笔集《我们这一代人的怕与爱》等。
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是德国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这一传统并非古老的哲学与诗之争的简单重复:浪漫哲学反驳启蒙理性哲学、捍卫所谓“真正的”哲学——哲学变成了诗。作者通过对浪漫哲学思想源流的考察,分析西方传统中,特别是德国浪漫哲学的产生、发展及演进,并细腻构勒了浪漫哲学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哲学史上的特殊意义。在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中国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诗化哲学。他从汉语思想的传统及其现代性问题出发进入这一问题,认为中国审美思想的内在亲和性不仅与德国浪漫哲学思想,而且与整个欧洲的审美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本书以思想叙事论述的手法,用睿智的言说,简约的笔触,详实讨论了关涉浪漫哲学的人和事、诗和哲学、精神和生存等一系列独特的视域,表现出作者扎实的学理功底和鲜明的问题意识,时隔20年,读来依旧深刻敏锐。
本书主旨的关注点在于人的价值问题,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反思,进而通过对思维与存在的形而上哲学批判,确立研究无限与有限,关于人的价值及意义问题。即通过追思人生的诗意,人的本真情感的纯化,给处在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给予启明。 本书加上序论共七个部分,我把它划分为两个部...
评分悲壮的还乡——读荷尔德林 刘小枫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便会欣喜地 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荷尔德林
评分悲壮的还乡——读荷尔德林 刘小枫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便会欣喜地 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荷尔德林
评分刘小枫在结语说: “我以今人熊十力先生的寄子之言来结束本书,希望告之读者,本书的问题是永远无法解决,又是永远需要解决的。 往而不返者,化之无滞。来而莫穷者,道 之至足。汝与古圣贤,与天地万物,皆乘化以 逍遥,体道而无尽。 ...
夜里读完这本书,还是更喜欢沉重的肉身。这本书,怎么说,会明显感觉到有的章节是在混,词不达意或者力不从心未能表达出本质的东西,虽然哲学书中这情况很常见连亲爱的海德格尔也出现过,但是刘老师的明显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它成功地勾起了我对荷尔德林和尼采还有叔本华的兴趣,虽然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我永远的痛——受不了人那么激烈的攻击黑老师。至于这本书真正的启示,不可说不可说。另。我和席勒等等一干人的想法好像啊。
评分没什么独创性理论,不过文笔的确不错。
评分2011.7.3第一遍,接着第二遍,记笔记
评分刷完了启发很多,但也有点厌倦。刘小枫总是不厌其烦地用同样的框架去洞解那些深沉的思想者。或许这是一种思想史意识,但是我总觉得把任何一种思想都归结为「人应该如何生活」的命题,未免像是说空话。问题的确是这个问题,但是重复n次就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吐槽
评分上次读刘小枫的书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他的书真的只适合初学者看个热闹引发下兴趣,在行内人看来,其中牵涉到的诸多知识硬伤则非常糟糕,例如本书中解释罗兰巴特、俄国形式主义等等,还有对经验主义的解析,太多槽点,在此不一一提出了。我的意见是,刘的书,可读,但要慎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