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的自我瓦解

启蒙的自我瓦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罗岗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98
译者:
出版时间:2007-09-01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20709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许纪霖
  • 知识分子
  • 中国思想史
  • 新启蒙
  • 文化
  • 思想研究
  • 思想
  • 启蒙
  • 自我
  • 瓦解
  • 哲学
  • 思想
  • 现代性
  • 批判
  • 意识
  • 反思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90年代的中国思想文化界,是一个重新分化的年代,80年代所形成的启蒙阵营到了90年代,围绕着中国现代性的重大核心问题,其内部发生了一系列论战,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断层和价值取向。本书通过对90年代重大论争的系统研究,褐示了当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内在复杂性。

作者简介

许纪霖(导 论)

宋 宏(第1章)

郑国庆(第2章)

雷启立(第3章)

王晓渔(第4章)

程亚文(第5章)

成 庆(第6章)

高力克(第7章)

刘 擎(第8章)

吴冠军(第9章)

罗 岗(第10章)

目录信息

总论(1)
第一章 难以挣脱的困境——关于激进与保守的论争(43)
第二章 知识分子的认同与分化——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72)
第三章 多重焦虑下的阐释——后现代与后殖民文化的论争(91)
第四章 “鲁迅风波”——关于鲁迅的论争(111)
第五章 全球化中的民族国家认同——1990年代以来关于民族主义的论争(138)
第六章 国家与社会的再想象——关于市民社会的论争(166)
第七章 如何认识转型中国——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争(194)
第八章 当代中国知识场域与公共论争的形态特征(251)
第九章 当代中国思想状况的话语分析——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诸种符号斗争为例(280)
第十章“现代化”的期待,还是“现代性”的忧思——从“韦伯翻译”看90年代以来的“西学想象”(325)
附录一:重大论争代表性文章(362)
附录二:资料文献(377)
附录三:参考书目(386)
后记(399)启蒙的自我瓦解出版说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本书前,我曾因题目而对其内容做过一些猜测:我想,它大概说的是启蒙心态的瓦解。毕竟,追本溯源,“启蒙”的主体永远是个人本身,而“启蒙者”这个概念,似乎与康德的本意相冲突。 在欧洲思想史上,启蒙的概念大致可追溯到康德的名作,《什么是启蒙?》(Beantwortung der ...  

评分

读本书前,我曾因题目而对其内容做过一些猜测:我想,它大概说的是启蒙心态的瓦解。毕竟,追本溯源,“启蒙”的主体永远是个人本身,而“启蒙者”这个概念,似乎与康德的本意相冲突。 在欧洲思想史上,启蒙的概念大致可追溯到康德的名作,《什么是启蒙?》(Beantwortung der ...  

评分

读本书前,我曾因题目而对其内容做过一些猜测:我想,它大概说的是启蒙心态的瓦解。毕竟,追本溯源,“启蒙”的主体永远是个人本身,而“启蒙者”这个概念,似乎与康德的本意相冲突。 在欧洲思想史上,启蒙的概念大致可追溯到康德的名作,《什么是启蒙?》(Beantwortung der ...  

评分

读本书前,我曾因题目而对其内容做过一些猜测:我想,它大概说的是启蒙心态的瓦解。毕竟,追本溯源,“启蒙”的主体永远是个人本身,而“启蒙者”这个概念,似乎与康德的本意相冲突。 在欧洲思想史上,启蒙的概念大致可追溯到康德的名作,《什么是启蒙?》(Beantwortung der ...  

评分

读本书前,我曾因题目而对其内容做过一些猜测:我想,它大概说的是启蒙心态的瓦解。毕竟,追本溯源,“启蒙”的主体永远是个人本身,而“启蒙者”这个概念,似乎与康德的本意相冲突。 在欧洲思想史上,启蒙的概念大致可追溯到康德的名作,《什么是启蒙?》(Beantwortung der ...  

用户评价

评分

#91

评分

回顾性的研究,梳理挺全面,可作入门索引

评分

作者一定是读完了汪晖全集才get了各种大词一通乱甩的技能点吧╭(╯^╰)╮

评分

还没看完,就送人了

评分

还没看完,就送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