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ue Believer

The True Believer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Eric Hoffer (1902-1983) was self-educated and lived the life of a drifter through the 1930s. After Pearl Harbor, he worked as a longshoreman in San Francisco for twenty-five years. He is the author of ten books, including "The Passionate State of Mind", "The Ordeal of Change", and "The Temper of Our Time". He was awarded 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in 1983 and died later that year.

出版者: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作者:Eric Hoffer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19
价格:USD 14.99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006050591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群体心理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 
  • 英文原版 
  • 政治 
  • 社科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A stevedore on the San Francisco docks in the 1940s, Eric Hoffer wrote philosophical treatises in his spare time while living in the railroad yards. The True Believer -- the first and most famous of his books -- was made into a bestseller when President Eisenhower cited it during one of the earliest television press conferences.Completely relevant and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today, The True Believer is a visionary, highly provocative look into the mind of the fanatic and a penetrating study of how an individual becomes one.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品】罗豫/文 作为一本社会学经典著作,《狂热分子》一书的引进,比及同题材赫赫有名的《乌合之众》似乎晚了很多。不过作者的传奇经历,却让人忍不住对他的观点多几分信赖。埃里克·霍弗父母早逝,7岁时莫名其妙地失明,15岁时又毫无原因地复明,至此养成了如饥似渴的阅读...  

评分

《狂热分子》一书作者埃里克•霍弗有着传奇的一生: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双双早亡,过了近十年流浪零工的生活。通过自学成为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之后他仍未离开码头,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 霍弗深感自己生活的世界空前嘈杂,他在此书中摒弃一切言不尽意的浮躁,深...  

评分

埃里克•霍弗40岁的时候终于结束了颠沛流浪的生活,有了正经职业:码头搬运工。在旧金山码头,搬运工是两两搭档的。有一天,和霍弗搭档的是码头上笨手笨脚“最不行”的一名工人。霍弗惊讶地发现,这位搭档连两个人份内的活都没有干好,却偏要帮助别的小组。如果霍弗以“穷...  

评分

狂热地批判狂热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的基本矛盾或内在线索 摘要 《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是一本试图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反思社会运动的著作,被誉为风行半个世纪的群众运动圣经。作者美国人埃里克·霍弗(1902-1983),是一个德国阿尔萨斯移民的后...  

评分

1、因为所有群众运动都是从同一类人中间吸收信徒,且吸引到的都是同一类型的心灵,所以,(一)所有群众运动是相互竞争的,一个群众运动增加多少追随者,就会让其他群众运动减少多少追随者;(二)所有群众运动都具有相互取代性。p35 (不是很恰当地想起一些以前的同学。当初...  

用户评价

评分

挺精彩的一本小书,作者对群众运动有一套相当完整首尾连冠的系统,还经常爆出一些警句一般的精辟论断,读的时候跟着作者一起代入一下历史还挺畅快的,只是有一些部分总让我觉得有“先有论,后有史”的嫌疑。作者所举事例都是一句话半句话概括,乍一眼好像确实有作者所说的MM特征,但其中因果逻辑却不一定像他所诠释的那样。当然,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其实都是被建构出来的,只是觉得书中这样的例证对我而言说服力不够。另外,作者时不时表现出来的美国人自我感觉良好,有些好笑。

评分

好书,强烈推荐。

评分

感觉像是1984的注解。写的很好,但是明显能看出来不是专业学术出身,书写的学术感不给力~

评分

初读时的醍醐灌顶,就像找回了历史和政治教科书上缺失的关键性总结。作者反复强调:对现实的不满是群众运动的基础,无论是对自我的否定、对当下的逃脱,或是对外部世界的不满。没错,作者在滔滔不绝中充满自信,而且很多语句都highly quotable,如同他笔下的men of words一样施展魅力,可是读到一半就容易对这种主观的归纳总结产生审美疲劳。作者把历史与文学作品不加分别地分析,那结论再睿智目的再纯正,研究方向也是歪的。作者自己也声明这本书不是科学论著,那为何它的影响力持续至今呢?我觉得作者找准了读者群:求新求变的知识分子,而这些人正是群众运动的主要推动者。

评分

Inspiring, though some claims are unsupportable. The author is quite perspicaciou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