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的变容

终南山的变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川合康三
出品人:
页数:394
译者:
出版时间:2007-08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16开
isbn号码:9787532547005
丛书系列:域外汉学名著译丛
图书标签:
  • 川合康三
  • 中唐文学
  • 日本汉学
  • 古典文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日本
  • 文学评论
  • 汉学
  • 终南山
  • 变容
  • 地理
  • 文化
  • 历史
  • 自然
  • 哲学
  • 隐士
  • 山川
  • 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终南山的变容》是京都大学杰出学者川合康三教授历年所作中唐文学研究论文的结集,也是他多年研究唐代文学的心血结晶,所收二十二篇论文时间跨度近三十年,不仅能从广阔的历史文化和文学史背景中把握具体问题,还能抓住文学表现的核心,深入阐述作家作品的艺术心理和艺术特征。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辑 中唐文学
唐代文学
一、时期划分
二、走向“盛唐之音”
三、盛唐诗
四、中唐的新变
文学的变容——中唐文学的特质
诗创造世界吗?——中唐诗与造物
一、前言
二、世界之模写
三、世界的创造与破坏
四、天的惩罚与天的要求
五、文人们的世界创造
六、走向不可视世界的创造
中国的诗与文——以中唐为中心
一、前言
二、巾唐诗、文的数量
三、“诗笔”或“文笔”
四、“以文为诗”
五、韩愈、白居易的“以文为诗”
终南山的变容——由盛唐到中唐
奇——背离规范的中唐文学语言
一、作为批评术语的“奇”
二、李贺与奇
三、皇甫浞的尚奇论
四、韩门之奇
五、韩愈与奇
六、反奇尚正
七、韩愈和杜甫
八、奇之何为
日常生活的新发现
第二辑 韩愈
韩愈对“古”的志向——以贞元年问为中心
一、认同危机与“古”
二、《出门》诗
三、与孟郊相遇
四、韩门之形成
韩愈诗中的几个人物形象
一、前言
二、孟郊
三、卢仝
四、刘师命
五、结语
游戏的文学——以韩愈的“戏”为中心
一、“戏”之一——裴度的劝诫
二、“戏”之二——韩愈的辩白
三、“戏”之三——柳宗元的支持
四、韩愈的艺术观与“游戏”精神
五、“游戏”的意义
韩愈探究文学样式的尝试——《画记》分析
韩愈与白居易——对抗与调和
一、引言
二、对抗与调和
三、对抗——幽默——韩愈的自我漫画化
四、白居易——调和与自足
第三辑 白居易
第四辑 李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评分

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评分

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评分

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评分

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重读关于李贺的两篇,真是修辞分析的典范之作,可惜理论性太强,观点又有些散,导致包括译者在内的许多人并未真正读懂……

评分

初、盛、中、晚,是唐诗分期公认的“四变”说。 日本学者川合康三则指出,由宋代古文运动家姚铉在《唐文粹》中开创,后由宋祁、欧阳修在《新唐书》中明确提出的“三变”说也值得注意,此说标举以韩愈为中心的贞元、元和文风,认为“一是高祖、太宗之世仍沿南朝雕缋之风的文学,二是入玄宗时代厌文饰而复兴雄浑之风的文学,三是由韩愈、柳宗元等激扬起新文学而达顶点的时代”。因此,与其说文学史分期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文学观,毋宁说它反映了持论者的文学主张,“三变说与对韩愈等古文运动的好评及其复兴主张联系在一起,四变说则是在对盛唐诗的绝对肯定上提出”。

评分

好书来着

评分

在书店站着看完的!然后我还买了!这种事很少发生!

评分

不同于目中唐为“晚唐或宋世的中唐”的研究取径,川合先生的着眼点更多的是立足于中唐文学本身。即使是有盛唐高标在前,中唐亦因其独特的“变”与“奇”扩充了盛唐文学的事功,使之真正一路传承到了宋,可谓是接续了盛唐,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峰。《诗创造世界吗》?是的,诗人通过诗创造性地展现那片已然变动流离的天地。因有世界观发之在前,讨论起诗人与诗篇来往往能小中见大,移步换景,即使是本科时期的文章在书中的脉络连贯起来也不觉得突兀,不得不佩服作者思考和构建问题的从一而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