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

娛樂至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貓頭鷹
作者:波茲曼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蔡承志
出版时间:2007
价格:NT2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70017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波茲曼
  • 文化
  • 电视研究
  • 文化批评
  • 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電視時代
  • 文化研究
  • 社会
  • 思想
  • 娱乐至死
  • 媒体
  • 文化
  • 传播
  • 大众文化
  • 消费主义
  • 意识形态
  • 信息社会
  • 反思
  • 批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著知媒體文化理論家波茲曼的經典著作!

◆Amazon讀者4顆星強力推薦!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馮建三 專文導讀!

資訊能幫助人民對公共事務做出判斷嗎?資訊社會必然是民主的社會嗎?當太多的資訊被片面應用,當資訊的傳達變成一種娛樂和冷漠,你還能期待一個真正民主社會的到來嗎?對於當今台灣充斥社會的媒體,你看得透它嗎?你該如何從媒體亂象中覺醒呢?

作者波茲曼延續了麥克魯漢的思想,是美國著名的媒體文化理論家,《娛樂至死》為其判批思想的經典著作。雖然其寫作背景是二十年前的美國,但由於他對媒體的觀察十分敏銳且富有洞見,也由於他深入媒體如何影響人類世界觀、價值觀的內在邏輯,因此他的批判至今看來,依然一針見血、歷久彌新,而且書中所提及的一切,在今日台灣媒體現象中都可一一印證。

許多頌揚資訊社會來臨的學者認為,資訊量愈大,接收者就能更完整建立其判斷依據。然而波茲曼更深刻地指出,正是由於資訊量變多,被資訊掩埋的接收者反而傾向接受簡化的、有趣的資訊,反而失去了判斷所需要的完整性。政治人物上電視著重的不是他的政見而是外表;新聞播報一則則殘酷的悲劇,你卻無能為力;「芝麻街」節目帶來的歡笑學習效果,使得學校教室顯得分外無趣。這些波茲曼的觀察與批判,每晚都在我們的電視前一次又一次上演。

要解讀和反省資訊社會,要了解台灣的媒體亂象,波茲曼這本媒體文化批判的經典著作不可不讀。

【推薦導讀】

◎「要提高媒體素養及其認識,我們需要波茲曼這樣的書與識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馮建三

作者简介

評論家、作家、教育家和媒體文化理論家,曾任紐約大學傳播藝術系主任,也是該系媒體生態學課程開創人。波茲曼在紐約州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接受教育,曾獲基督教林貝克傑出教師獎,並曾擔任普通語義學期刊編輯。波茲曼的著作包括《技術壟斷》、《怎樣看電視新聞》(合著)及《童年的消逝》等書。波茲曼死於二○○三年。

目录信息

推薦序  媒體時代,我們更需要聽聽波茲曼的意見    ──馮建三
作者序  我們會毀於自身所愛
第一篇
第一章 媒體即隱喻
現代社會,在媒體上的形象已變得非常重要,我們很難想像,像美國第二十七任總統塔虎脫一百三十五公斤的超重體重以及多層下巴的這種外形,現今還可能被推出來競選總統職位
第二章 媒體也是知識論
我不反對電視播出垃圾節目。電視螢光幕上最棒的就是垃圾節目,其內容不會嚴重威脅到任何人、任何事……但是當電視抱持遠大志向,自詡為傳達重要文化對話的載體,這時它的價值最淺薄,也最危險
第三章 印刷與公共論述
印刷機不只是種機器,還是種論述結構,它會排除、鞏固某些內容,而且肯定會篩選讀者類別
第四章 印刷式思想
受電視文化薰陶的民眾只懂「樸實白話」,不論語言、影像都要淺顯才行,甚至還必須立法規定,某些場合只准平鋪直敘
第五章 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的世界
如今我們都住在「地球村」裡,只要自問以下問題,或許你就能夠理解失去語境的資訊是什麼意思了:晨間廣播、電視節目或早報所報導的新聞,有多少次讓你變更當日行程,或促使你進行原本不打算從事的活動,或提供洞見來幫你處理必須解決的問題?
第二篇
第六章 給我娛樂,其餘免談
電視機讓我們隨時都和世界保持密切聯繫,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電視卻一成不變始終笑臉迎人。問題不在於電視為我們帶來娛樂「題材」,而是在於它把所有「題材」全都當成娛樂來表現,這就是全然不同的課題
第七章 「好……現在我們來看……」
廣播、電視新聞播報員經常使用「好……現在我們來看……」,表示你剛才聽到、見到的和底下要聽到、見到的毫無關連,而且和你聽過、見過的一切說不定都完全無關
第八章 上帝只是配角
不管是宗教或其他任何東西,上了電視都順理成章變成娛樂……節目中沒有儀式、沒有教義、沒有傳統、沒有神學,更重要的是,完全不談精神提升。在這些節目中,傳教士主持人的地位最高,上帝只擔任配角
第九章 塑造情感的想像世界
電視廣告完全不談消費品的特色,它談的是產品消費者的特質……電視廣告讓企業不再以製造優質產品為目的,卻只想讓消費者感覺產品有價值,這就表示如今的企業事務已經成為假性療法;消費者則是由心理劇獲得撫慰的病患
第十章 教學就是娛樂
「芝麻街」和從它衍生出來的「電力公司」節目引人發笑,笑聲從傳統課堂消聲匿跡;如果現今課堂的學習環境開始顯得枯燥乏味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語
赫胥黎告訴我們,在先進科技時代,荼毒人性的敵人不再是滿臉可疑、可恨的神情,反而往往是面帶微笑……當整個民族變成一群觀眾,公共事務則成為雜耍表演,這個國家就要陷入危機;他們的文化也難逃死亡命運
作者註
參考書目
中英對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年初一去拜年,无聊地坐在那里补齐了我一年份的电视时光,瞄了几眼联欢晚会,看了两集武林外传,然后把一年份的广告都欣赏个遍,最后彻底崩溃,妄图在亲戚家翻出本《红楼梦》来打发时间未果,回来一怒之下就开始看《娱乐至死》,一篇缅怀印刷术担忧多媒体娱乐的檄文。  ...  

评分

赫胥黎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赫胥黎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本书的前言如是说。当然在本国,我们依然要警惕奥威尔的预言,某某部...  

评分

【题记】 在《娱乐至死》的最后,波茨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波茨曼还说,奥威尔的预言并未成真,我们反倒是离赫胥黎的预言越来越接近。波茨曼是以美国的媒介环境为研究样...  

评分

出差期间见缝插针的读完了这本书。写书的时间应该是电视文化方兴未艾的1985年,当时还没有看到网络的苗头,作者十分有预见性的提出了电视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体,将要给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 本书是由两篇相互联系的小书组成,《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其中后者算是承...  

评分

年初一去拜年,无聊地坐在那里补齐了我一年份的电视时光,瞄了几眼联欢晚会,看了两集武林外传,然后把一年份的广告都欣赏个遍,最后彻底崩溃,妄图在亲戚家翻出本《红楼梦》来打发时间未果,回来一怒之下就开始看《娱乐至死》,一篇缅怀印刷术担忧多媒体娱乐的檄文。  ...  

用户评价

评分

喜欢这类批判类型的书

评分

值得思考~

评分

我们会毁于自身所爱。

评分

从印刷时代-电视时代,咋一看的确丧失了严谨的逻辑性,多了不必要的杂乱信息显得非常娱乐,但是印刷时代也有逻辑混乱的消遣书籍,电视时代亦存有严谨至上只提供有必要信息不下判断的节目。再一次为The Newsroom致敬。

评分

不知是不是因为翻译的缘故,或者是背景知识不够,我觉得在期望以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