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翼青,1975年生,祖籍广西博白。1993年开始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学习,2006年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著有《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等书,自1999年来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CSSC夏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
本书试图重新发掘传播思想史上一个被忽略了的学派----芝加哥学派。早在施拉姆“钦定”的传播学“四大奠基人”步入学术殿堂之前,芝加哥学派已经成为20世纪上半叶声名远播的社会学流派,并开展了令人瞩目的传播思想研究。芝加哥学派倾向于将传播作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解释人类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因之形成了颇具启发性的传播研究框架,提出了一批重要的传播学课题,并也因之孕育了当代传播学的许多重要流派。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让芝加哥学派再度发言,不仅有利于反思传播思想史的偏差,更有利于重新审视传播的未来走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介绍还是很丰富的,值得读一下。
评分总觉得杜威一脸委屈巴巴 相信明天会更好 然后被事实上的大众传播打击了 然后委屈巴巴地去教育孩子了从娃娃抓起 教育下一代要有辩证思想
评分总觉得杜威一脸委屈巴巴 相信明天会更好 然后被事实上的大众传播打击了 然后委屈巴巴地去教育孩子了从娃娃抓起 教育下一代要有辩证思想
评分两年前王老师推荐我读这本书,可以学习学习文献综述的规范性写法,时至今日,我总算把这本书读完了。学科危机与范式改革,当需要破除一种占据统治地位的观念的时候,就要破得很,在这方面作者算是做到了。那些对于施拉姆等的批判看来还是蛮给劲的,也让我对芝加哥学派产生了一些兴趣,我在考虑用芝加哥学派的一些思想与理论来支持我的硕士论文,就当时投机取巧吧,估计这种结合应该不多。不过这第一版,里面的排版错误还真是不少。
评分芝加哥学派并不能使传播学学科化,这才是其被遮蔽的原因。作者贬哥伦比亚学派太多,有些激进,不过可以接受。整体线索还算清晰,可按照章节先后顺序梳理。去语境化回溯固然无可指摘,但显得梳理过程和评价有些“想当然”,这种武断也许可以解释后面两章为何草草收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