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与传播学经典译丛•大师系列:帝国与传播》内容简介:伊尼斯传播研究三部曲的核心著作,最详尽地阐释传播的“偏向论”和“帝国论”;建构、拓展并阐释“两论”,对传播的偏向、时间的诉求、空间的问题进行分析,给西方文明敲响警钟;与死亡赛跑——三部曲成形于他生前病入膏肓的几年,所以他把最丰富的思想浓缩在最短小的篇幅、最紧凑的句子之中。
海报:
伊尼斯传播研究三部曲的核心著作,最详尽地阐释传播的“偏向论”和“帝国论”;建构、拓展并阐释“两论”,对传播的偏向、时间的诉求、空间的问题进行分析,给西方文明敲响警钟;与死亡赛跑——三部曲成形于他生前病入膏肓的几年,所以他把最丰富的思想浓缩在最短小的篇幅、最紧凑的句子之中。
《帝国与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这种字眼就透露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这也体现在豆瓣的评分上——还不满10人评价呢。 曾经多年前看过一个笑话,两个精神病人逃离精神病院,精神病院的外墙200,两人逃到198层的时候觉得太累,又默默地翻回去了。 我也是抱着两个精神...
评分在确定读这本书的时候,是被译者何道宽的序言中的一段话所吸引: 这本书开启了一个新的传播学派,即“媒介决定论”学派,伊尼斯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祖师。(Ⅳ) 本书前面有两篇序言,先是何道宽先生的翻译序言,而后是与伊尼斯同时代但是稍晚的另一位传播学大师麦克...
评分 评分但凡以文明的视角言说历史,大都寄寓着思想者对现实的关切。汤因比作《历史研究》,爬梳史料截止1972年,直指当代文明的表征;斯宾格勒更是通过文化有机体的概念,以古典文化的没落比附西方的没落。 伊尼斯也属此列。较前两者不同,伊氏更多着眼传播之于文明兴衰的意义。在浩繁...
评分弄明白大师的“洞见”很容易,也很直白,但看懂大师的著作,弄明白其思考过程和推理过程,真的很难。这本书我花了近两个小时粗略浏览了下,实在是看不下去,里面各种古代王朝的兴衰史,看得让人大倒胃口,加之本人对这些王朝的历史也不是很了解,读起来确实佶屈聱牙,只能粗略...
伊尼斯还是延续了传播偏向论,用媒介分析了古代文明的兴衰,其中还突出了书面传统与口头传统。这让我想起中国的文言文和口语之间也存在着鸿沟,“文言”是指先秦时期的口头语言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后期的文言文都是在模仿上古“文言”。而口语因时而变,“文言”较为稳定,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大,不知道有没有传播学者研究这个。此外,讲到纸和羊皮纸的时候,尽管纸的使用已经不断被扩散,但修道院继续支持书写缓慢且昂贵的羊皮纸。这和现代的电子文档和实体书籍多么相似,电子文档使得文字更容易传播,而实体书籍占据空间不易共享,一整座图书馆的藏书也许只需一个U盘便能囊括,也许在未来的传播学研究中,这段历史会和纸与羊皮纸的故事并列。
评分媒介环境论 时间偏向的媒介与空间偏向的媒介
评分明明是史书……不懂欧洲史看了一脸懵逼
评分通道本身即负载信息
评分我大一好像从省图借过没有读下去 现在重读5.1之前一定读完 今天终于读完了哈哈哈看到上一条打卡发现自己又食言了 拖了一个月呐 这本书不得不说别看它小小的薄薄的可是信息量很大啊从古代讲起一直到近现代 媒介的发展与历史发展互相推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