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不安的生命

脆弱不安的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朱迪斯·巴特勒
出品人:
页数:142
译者:何磊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4911485
丛书系列:人文科学译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文化研究
  • 巴特勒
  • 朱迪斯-巴特勒
  • 哲学
  • 社会理论
  • 政治
  • 人文科学译丛
  • 生命韧性
  • 心理成长
  • 情绪管理
  • 自我认知
  • 内心平静
  • 脆弱之美
  • 情感疗愈
  • 成长故事
  • 人性探索
  • 心灵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如果不想陷入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我们就必须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政治领域,除了带来好战的呼号,悲伤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在这部激情洋溢、极具个人风格的著作中,巴特勒深刻反思了九一一事件之后的美国社会,批评了美国当局发动长期战争的决策,继而呼吁人们深入认识哀悼与暴力的力 量,理解它们如何促成团结并鼓舞人们追求全球正义。显然,巴特勒一直致力于激发、探索各类“麻烦”,而这也正是其学术志趣所在:“由心理世界出发探索公共生活,鼓舞人们懂得团结、认识痛苦。”诚如荷米·巴巴所言,正是这些因素使我们成为自由的主体。

——“一言以蔽之,朱迪斯·巴特勒是当代极为深刻、极富胆识、极具影响的思想家。”(J. M. Bernstein)

——“显然作者一直致力于激发并探索学术与政治领域的‘麻烦’。” (Bookforum)

——“力作,闪耀着深思熟虑的光芒。”(Brooklyn Rail)

——“尤为关注时事、平实易读的巴特勒著作。”(Women’s Review of Books)

——“独具勇气与抱负的力作:由心理世界出发探索公共生活,鼓舞人们懂得团结、认识痛苦——正是这些因素使我们成为自由的主体。”(Homi K. Bhabha)

作者简介

朱迪斯·巴特勒,美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家,2012年度阿多诺奖获奖者。1956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1984年于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学与比较文学系,在女性主义理论、酷儿理论、政治哲学、伦理学、犹太哲学等领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欲望主体》、《性别麻烦》、《身体之重》、《权力的精神世界》、《一触即发的话语》、《安提戈涅的诉求》、《消解性别》、《说明自身》、《战争框架》、《殊途》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解释,开脱,我们所能听到的事情
第二章 暴力,哀悼,政治
第三章 无限期羁押
第四章 “反犹”罪名
第五章 脆弱不安的生命
INDEX(原书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可能需要注意一件事,假如对别人不客气,就请不要指望被礼貌的对待

评分

回顾人们理解‘赋予人性’及‘褫夺人性’的惯常方式,不难发现,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有机会获得形象描述的人更有机会受到合乎人性的对待;而那些没有机会自我描述的人则有遭到非人对待之虞:人们会将其视为低于人类的生物,甚至会完全忽视他们。

评分

有点啰嗦…

评分

有点啰嗦…

评分

一般认为这本书是巴特勒在9.11事件之后对“我与你”关系的一种反思,如德里达所言这无疑扩大了9.11作为一种“事件”的意义。我们不禁追问,在9.11之前是什么状态。巴特勒对暴力状态的核心定义是“焦虑与恐惧”,这与霍布斯的自然权利,自我保存是一致的,都是对古典时代“ζωή”的遗忘。从这一角度,巴特勒对暴力状态的批判可以看成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但是巴特勒寄希望于“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而不是从现代性源头反思解决这一问题,是否过于理想化?又按,由于巴特勒的身份特殊性,她试图通过差异性来进行反抗,但是如导所言,这种差异性并没有彻底化(德里达意义上的),因此难以具有一种真正批判性的力量。人性是不可预测的,科学似乎遗忘了这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