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底稿

历史的底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档案出版社
作者:张鸣
出品人:
页数:283
译者:
出版时间:2006-5
价格:2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6666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张鸣
  • 随笔
  • 历史的底稿
  • 近现代史
  • 中国历史
  • 在野史评
  • 文化
  • 历史
  • 人物
  • 事件
  • 档案
  • 真相
  • 记忆
  • 文献
  • 年代
  • 史实
  • 还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张鸣写“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

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后混迹于学界,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做个教书匠。教书之余喜欢写点东西,其中不少变成铅字出版,有论文数十,学术随笔上百。有所谓的学术专著《武夫治同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等,均遗憾多多。另有随笔集数种。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此书又是一本消解长久以来官方正统意识形态的书,告诉读者历史的另一面,更接近真实的那一面(假如有历史真实的话)。 这样的书一本一本的出,也就是在一块一块的抽掉正统意识形态围墙的砖块,中宣部还没有警觉吗?  

评分

去年看到作者《历史的坏脾气》,接着在世纪中国上面又看到几篇连载,给我的印象颇为不错。 不料,事隔半年,竟然能够又迅速“炮制”出这本《历史的底稿》--我对这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做法,一向嗤之于鼻。但没办法,这年头呢,出名要趁早,打铁要趁热。人在江湖...  

评分

(录旧文)      张鸣的非学术类书从来不难读,甚至说得口吻生花,《历史的坏脾气》正是一个样板。作为一个“教书匠”(张鸣自语),借专栏的篇幅框架,发历史之毫末,抒个人之情怀见解,这点上,张鸣干得的确不赖。      《历史的底稿》据张鸣自己交代,是《历史的坏...  

评分

去年看到作者《历史的坏脾气》,接着在世纪中国上面又看到几篇连载,给我的印象颇为不错。 不料,事隔半年,竟然能够又迅速“炮制”出这本《历史的底稿》--我对这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做法,一向嗤之于鼻。但没办法,这年头呢,出名要趁早,打铁要趁热。人在江湖...  

评分

132页看到 ……他们的境遇甚至可能还不如一些农民。我们知道,在清末新政期间,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烧先生""打学堂"的农民风潮,农民借这种看似非常落后愚昧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兴办学堂的不满。 不知道是不是像布鲁诺那样绑在火刑柱上"烧先生",这些农民也忒狠了点吧。 高产...  

用户评价

评分

两天读完,喜不自胜,拉拉拉

评分

无营养

评分

嚼别人吃剩的 到底哪里有趣

评分

文笔流畅、举重若轻,恰到好处、不多一言。非常适合碎片时间阅读。

评分

文笔流畅、举重若轻,恰到好处、不多一言。非常适合碎片时间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