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美国魏斐德教授的史学名著《洪业:清朝开国史》匠心独具,把中国历史上王朝循环中的一环——明清嬗代过程作为运思课题。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作了总体的解剖与透视。他使人看到,中华帝国的体制与秩序中天然包含着走向衰微的因素,而王朝更代则构成了重建秩序的机制与途径;满族入主,在此被视为一种重建秩序的特殊动因。
魏斐德教授1937年生于美国,196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多年从事东亚历史和语言的教学与研究,曾担任该校东亚研究所的主任,撰写了一系列关于近代上海和中国历史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其中关于17世纪中国满族历史的专著获得了美国东亚研究学会的莱文森奖,他是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和中国历史专家。
建议结合司徒琳(美)的《南明史》一起看。特别是明和清人对同一事件的经历和记述有何不同,可以见到历史的不同线索。清的建立与武力征服,明的倒台和连续溃败,二者可做比较而知其中原因。很有意思的读书法。
评分了解历史不失是一种学习大智慧的过程,后人以一个上帝视角能清晰学习前人的思维逻辑,以及思考如果采取不同选择是否会对最终时间产生另外的影响。在读柏杨写的白话版《资治通鉴》感叹尤甚,有人说毛主席熟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才形成其独具一格的大格局。 作为普通人,很难...
评分读《洪业-清朝开国史》的过程中,我不住地惊奇。 首先,我惊奇一个外国人可以如此纯熟地把握中国的一段大历史,在对中西史料的巨量掌握中,采用西方史学届最严谨规范的叙史方法,让一个本国人都不一定能把握住的中国嬗代大变局,事无巨细而又逻辑清晰地跃然纸上。 第二个让我...
评分书摘: 一份1583年的材料表明,直到弘治和正德年间(1488-1521),乡绅们还是非常俭朴的,老百姓也较为富裕,而在嘉靖和隆庆(1522-1572)以后,乡绅们越来越富,而老百姓却日益穷困。1599年一份来自山西大同的报告表明,在晚期的上等阶层日益奸诈蛮横,衙门里的胥吏全都在为所...
评分--关于崇祯 明末崇祯时期,党争真的是到了发指的地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时局,只关注所在团体的利益。 真正能做事的大臣也都是如履薄冰,一旦犯错,或者言论不当,都有可能家破人亡。 即使在崇祯自缢之后,福王带领的南朝,这些大臣在亡国的压力下,还是...
对早期女真人和清初的秩序的建立基本是肯定的
评分西人治清史,或不长于材料考证,实有宏观的历史论证与清晰的历史观念。
评分明清嬗代过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它使人看到,中华帝国的体制与秩序中天然包含着走向衰微的因素,而王朝更替则构成了重建秩序的机制与途径。
评分读了两个月,中间佐以相关小说影视若干,人事呼啸,异彩纷呈。只史料一脉,此书真可谓历史著作的标杆;兼叙议从容,浓淡相宜,更为难得。
评分怎么说呢,看看注释就行了,不要太当真,这本书其实离新清史更远,又走回了传统史学的窠臼,海外汉学往往就是在这种不中不西之间左右为难。话说薄小莹是番茄王的小妹,也要做这体力活来赚钱么。——《明代人名辞典》,听着哪里高大上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